臺南報恩堂古蹟歷史
清咸豐11年(西元1861年),先天派門人黃昌成自中國福建渡海來臺傳教,於臺灣府右營埔,即今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院址,建一草葺小祠,後來派下漸增信徒改建為瓦房。日明治29年(西元1896年),日本政府為築臺南醫院乃被徵收。其補償費約三千日圓。於是遷建於未廣町一丁目貳番地,即是今日現址。清領時期,中國四川省西華堂每三年都派人來臺巡教三次。日治時期,被迫中斷,改由曹洞宗派僧侶布教。報恩堂負責管理人,日治時期是由派下齋友投票推選。其齋堂為三合院式,正堂拜亭的左廂為主持的起居室,後殿則是齋友的起居室。每年農曆一月八日、三月十四日、五月十四日、七月二十八日、九月十八日及十一月十八日是齋友的例祭日,於民國84年(西元1995年),針對漏水造成的木構架腐朽而塌陷變型的屋頂加以修護;及民國90年(西元2001年)針對後堂部分加以修復。
古蹟評定基準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臺南報恩堂基本資訊
古蹟名稱 | 臺南報恩堂 |
---|---|
古蹟編號 | 19851127000045 |
古蹟級別 | 直轄市定古蹟 |
古蹟類型 | 寺廟 |
古蹟登錄理由 |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57條綜合評定之 |
古蹟登錄法令依據 |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中華民國71年5月26日總統令公佈 )第27條 |
古蹟縣市 | 臺南市 |
古蹟地址 | 臺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三十八巷四號 |
經度 | 120.20349109588 |
緯度 | 22.992477908466 |
所屬主管機關 | 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 |
相關網站 | - |
臺南報恩堂地圖資訊
臺南報恩堂建築與使用情況
- 建築特徵:臺南報恩堂為一座三進兩廂房的建築形式,坐東朝西。入口為單脊板瓦屋頂的有罩牆門,形式簡潔,門內為前庭,花木扶疏,環境清幽。第一進為前堂,第二進為正堂,供奉觀音佛祖與教祖,堂內木雕精緻,其是柱邊的花罩及八卦月門更是古色古香。堂前帶一座捲棚拜亭。第三進為後堂,供住居使用,堂後有院,院後再設後門,以供出入。報恩堂外圍有牆環繞,院落寬敞清靜,宛若世外桃源,確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
- 室內裝修:
- 使用情形:祠廟
- 使用現況:有著「臺南最美好的傳統木造建築物」的美稱,雖為齋堂修行場所,但其外型與一般民家相去不遠,不像一般寺廟般重視彩繪、雕塑等外在裝飾,是一座樸素的木構建築,屬傳統民居建築。主祀觀世音菩薩,為傳統建築的三合院,三進兩廂,前進為門廳、中進為正廳,祀觀音及教中先祖,後進為宅居。
- 重點維護事項:屋頂防水
臺南報恩堂相關分享
[1]HUAN YU SUNG關於臺南報恩堂的評價:
報恩堂為三級古蹟~該齋堂屬於齋教先天派,也是該派在臺灣最早創設的齋堂
[2]吳志明關於臺南報恩堂的評價:
咸豐十一年(1861年),齋教先天派教友黃昌成前來臺灣傳教,於臺灣府城東安坊右營埔(今臺南醫院)搭建草庵,供奉觀音菩薩與教中先祖)。同治五年(1866年)整修,光緒二十年(1894年)改建成瓦石齋堂。 後來進入臺灣日治時期後,明治二十九年(1896年)時因興建臺南醫院之故被徵收為醫院用地,而當時的堂主鄭良謨以補償金和捐款共兩千圓買下五帝廟街張姓家屋,拆卸原建材和石、木雕於現址重建齋堂。而大正九年(1920年)時,堂主陳耀文又重修,但在後來的第二次大戰中受到波及。 戰後於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再修,而民國八十七年(1998年)是最近一次的整修。在該次整修中,原本露出木材素色的建材被漆上了油漆與彩繪。 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公告為三級古蹟。該齋堂屬於齋教先天派,也是該派在臺灣最早創設的齋堂,為臺南市最好的傳統木造建築物。該建築物原本位於今衛生福利部臺南醫院附近,後來才原物重建於今址。
[3]達斯米奇關於臺南報恩堂的評價:
不知道何時會開放欸 最近去都沒開 但幾年前曾經進去過 當下也無人 很漂亮的小木構造 漆色特別 花罩很美 當年能走進去我猜當天可能有法會吧⋯⋯
[4]Ann a關於臺南報恩堂的評價:
不是開放的古蹟,別特別來。
[5]李福民關於臺南報恩堂的評價:
不明顯,走過頭。還沒發現。
[6]Roger關於臺南報恩堂的評價:
好好古蹟被遺落在角落
[7]Victor Chiao關於臺南報恩堂的評價:
[8]楊雅瑛關於臺南報恩堂的評價:
[9]蕭麗棉關於臺南報恩堂的評價:
[10]peng peng關於臺南報恩堂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