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神社舊址|探索寺廟類型古蹟的深遠歷史

新城神社舊址古蹟歷史

原址為新城神社,為紀念日軍自明治29年(1896)「新城事件」起至明治39年(1906)間,一連串討伐太魯閣人行動時的殉難人員。昭和37年(1962)年由天主教會購得該地,改建為禮拜堂,雖經幾度增建,但日治時期神社地基、石燈、鳥居等建築遺蹟仍然存在,尤為珍貴的是紀念新城事件的「殉難將士瘗骨碑」仍完好保留在庭園中。 
新城神社舊址探索

古蹟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新城神社舊址基本資訊

古蹟名稱新城神社舊址
古蹟編號20050223000002
古蹟級別縣(市)定古蹟
古蹟類型寺廟
古蹟登錄理由一、新城鄉,原為太魯閣族與北部阿美族南勢群居地。日治時期,日軍一連串討伐太魯閣地區原住民,引起彼此緊張對立,並在明治29年(1896)12月欺辱當地少女後,爆發原住民殺死13名日軍的「新城事件」,也埋下大正3年(1914)的「太魯閣事件」的導火線,而「新城事件」係東部第一次臺灣人民抗日行動的重要事蹟,極具歷史價值。 二、新城事件發生後,日方為紀念殉難將士曾於大正3年(1914)建造神社,有木造、鳥居、紀念碑及通道(參拜道);爾後再於昭和12年(1937)在原地以水泥材質重新建造日本神社。日前保存著昔日神社之平面配置佈局,有二座完整以鋼筋水泥製作,表面飾以洗石子的鳥居,以及結界端垣,參拜道兩旁的結界基座,八座石燈籠,二對石製守護靈獸,還有一座當年神社用來祭祀前洗滌用的花崗岩水池(現存放於教堂內),一座手洗舍(現做為涼亭),一塊日軍殉難將士瘗骨碑,碑上隱約可見日軍罹難者的名字(現置於教堂前花園裡),原神社紀念碑處現設置聖母雕塑像,做為聖母園,園內有數株高度十餘公尺老黑松參天成蔭,為極具清幽、雅致、古樸的歷史空間。
古蹟登錄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暨花蓮縣定古蹟評鑑審議作業要點。
古蹟縣市花蓮縣
古蹟地址花蓮縣新城鄉新城村博愛路64 號
經度121.65037
緯度24.1293
所屬主管機關花蓮縣政府
相關網站-

新城神社舊址地圖資訊

新城神社舊址建築與使用情況

  • 建築特徵:新城事件發生後,日方為紀念殉難將士曾於大正3年(1914)建造神社,有木造、鳥居、紀念碑及通道(參拜道);爾後再於昭和12年(1937)在原地以水泥材質重新建造日本神社。日前保存著昔日神社之平面配置佈局,有二座完整以鋼筋水泥製作,表面飾以洗石子的鳥居,以及結界端垣,參拜道兩旁的結界基座,八座石燈籠,二對石製守護靈獸,還有一座當年神社用來祭祀前洗滌用的花崗岩水池(現存放於教堂內),一座手洗舍(現做為涼亭),一塊日軍殉難將士瘗骨碑,碑上隱約可見日軍罹難者的名字(現置於教堂前花園裡),原神社紀念碑處現設置聖母雕塑像,做為聖母園,園內有數株高度十餘公尺老黑松參天成蔭,為極具清幽、雅致、古樸的歷史空間。
  • 室內裝修:
  • 使用情形:保持現況供自由參觀。
  • 使用現況:神社主體已不存在,僅存鳥居、石燈及狛犬等遺跡,目前開放自由參觀。
  • 重點維護事項:維持現況。

新城神社舊址相關分享

[1]山﨑智也關於新城神社舊址的評價:

新城天主堂 歷史典故 關於這間日本神社興建的緣由,最早可以追朔到1896年的新城事件。 日據時期,日軍一連串討伐太魯閣地區原住民,引起彼此緊張對立,明治29年(1896)12月發生了駐守新城的分遣隊一名士兵欺辱玻士林社的少女,引起族人憤慨,在漢人通事李阿隆協助策劃下,由赫赫斯社的頭目哈鹿‧那威和玻士林社頭目率領各社壯丁,將十三名日軍全數殲滅,史稱「新城事件」,也埋下了大正3年(1914)的「太魯閣戰役」的導火線。 新城事件發生後,為了紀念殉難的軍警人員,日本政府於大正3年(1914)建造木造納骨堂,大正9年(1920)又設立「殉難將士瘞骨碑」;後於昭和12年(1937)在舊址西南側(今聖母園)以鋼筋混泥土材質建造神社。 新城天主堂前的花圃,還保留著「殉難將士瘞骨碑」字樣的大理石,這是為紀念「新城事件」殉難的日軍,1920年設立時背面還刻有罹難者的名字,但隨著時間推移,現在已模糊難辨。 外部被翠綠的植物攀爬覆蓋新城天主堂,於1964年,一位從從瑞士遠道而來的聖伯納天主教修會出資,透過天主教會買下這塊土地,將原本的日本神社改建成禮拜堂,所以才會有這樣西方與日本元素結合的混搭造型。 沿著參道走到底可以看見聖母亭,原本是天主堂的主建築,至今只剩下日本鳥居、石燈籠與狛犬。

[2]Yu Der關於新城神社舊址的評價:

將鳥居與天主教堂融合得以躲閉被拆除的命運 神社玉垣仍在.惟本殿已被聖母像取代 園內另有一[殉難將士瘞骨碑] ... ... 沿革 新城鄉原為太魯閣族與阿美族南勢群居地。日據時期,日軍一連串討伐太魯閣地區原住民,引起彼此緊張對立,明治29年(1896)12月發生了駐守新城的分遣隊一名士兵欺辱玻士林社的少女,引起族人憤慨,在漢人通事李阿隆協助策劃下,由赫赫斯社的頭目哈鹿‧那威和玻士林社頭目率領各社壯丁,將十三名日軍全數殲滅,史稱「新城事件」,也埋下了大正3年(1914)的「太魯閣戰役」的導火線,「新城事件」可說是東臺灣第一次臺灣人民抗日行動的重要事蹟,極具歷史價值。 新城事件發生後,為了紀念殉難的軍警人員,日本政府於大正3年(1914)建造木造納骨堂,大正9年(1920)又設立「殉難將士瘞骨碑」;後於昭和12年(1937)在舊址西南側(今聖母園)以鋼筋混泥土材質建造神社。 戰後,日本人返回日本,神社部分建築遭到破壞,只剩下鋼筋混泥土建造的鳥居、石燈籠及狛犬等大型設施。 民國45年應當地居民的要求,來此傳教的瑞士籍神父傅光業在原神社西側建立幼稚園;民國48年再由瑞士籍神父沙智勇在神社東面建神父會院;民國53年花蓮教區購地並興建一座以聖經「諾亞方舟」為主的禮拜堂,並於兩年後落成,民國59年天主教醫院落成,民國87年功成身退。 新城天主堂目前仍保持昔日神社神域空間,本殿舊址四周高聳優美近百年樹齡的日本黑松,搭配懷舊的神社遺址與莊嚴的天主堂,顯得古樸、讓人興起思古幽情。 而位於禮拜堂前花圃內,仍可見一塊寫有「殉難將士瘞骨碑」字樣的大理石,在石碑背面隱約可見當時殉難之日軍罹難者的名字。(花蓮縣文化局)

[3]郭紘瑜關於新城神社舊址的評價:

喝完佳興冰果室的檸檬汁,步行順道造訪新城天主堂,不需收門票的觀光景點,前身的日本神社融合了後來改建的天主教堂,很是特殊。 平日園區內靜謐清幽,植栽滿佈,貓咪慵懶躺臥於石板階上,園區內維護的很整潔,但小黑蚊似乎有點多。

[4]邱咪將關於新城神社舊址的評價:

來這兒有開心的感覺,可以看到美麗的教堂,佈滿藤蔓,清幽的感覺很是舒適。 喜歡貓咪的朋友,這兒的貓很會黏人,有被愛的感覺。

[5]幕後黑手關於新城神社舊址的評價:

揉合不同時期的建築美感,感覺得到歷史氛圍,也有和洋合璧的氣息,天主堂與鳥居的搭配在台灣都是少見的。

[6]彭翠霞關於新城神社舊址的評價:

東台灣最有特色的教堂~新城天主堂,是日本神社與西式天主教堂並存的特色建築。天主堂有日式神社遺跡 ~ 鳥居、石燈籠及猶如諾亞方舟的獨特船形教堂,教堂的外觀佈滿了藤蔓植物,綠意盎然充滿生命力, 也被網友稱作“ 綠色的諾亞方舟 ”

[7]陳馨儀關於新城神社舊址的評價:

門口看起來沒什麼 進去後濃濃的懷舊感受 很舒服的地方 真的是日治時期就已經有的教堂⛪️ 看歷史跟現在的變化很神奇 然後很多悠哉的貓咪很親人☺️

[8]Alanlee關於新城神社舊址的評價:

謐靜的場所,有機會到訪花蓮新城,可以來這邊看看鳥居與天主堂的奇妙組合,園區內還有好幾隻親人的浪貓,走走看看嚕嚕貓,很療癒的行程😊

[9]Sandy Lin關於新城神社舊址的評價:

看了這神社的故事覺得神父很厲害!一個人把這個地方維護得那麼完整美麗,還有很可愛的貓貓們!非常值得來看看

[10]Lin Jinhui關於新城神社舊址的評價:

新城神社舊址位於花蓮新城社區,神社公告上文字及神社照片已斑剝,但是神社整個環境綠意盎然有讓人驚鴻一瞥,也是打卡拍照的景點。

新城神社舊址相關圖片

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新城神社舊址介紹

新城神社舊址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