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豐港洪旭古厝 |探索宅第類型古蹟的深遠歷史

後豐港洪旭古厝 古蹟歷史

洪旭(1605-1670),字弘藎,號念衷,金門後豐港人,南明時期之武將,一生戎馬倥傯,輔佐鄭氏三代,於經商、征戰、輔君治國皆屢建功績,連年加官晉爵。 洪旭初為鄭芝龍部將,隆武元年(1645)受隆武帝封忠振伯,後以治軍嚴謹,受鄭成功所重,永曆九年(1655)為鄭成功委任為戶官,同年加任水師右軍。永曆十二年(1658)鄭成功北伐時,以洪旭兼理兵官;永曆十五年(1661)鄭成功東征臺灣時,洪旭受命駐守廈門,輔佐世子鄭經,後因留守有功,升為中提督,又授封太子太師忠振伯。永曆廿四年(1670)因積勞日久病逝,誥授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少傅兼太子太師忠振伯。 洪旭文武皆備,於鄭成功屢次向外征戰時,倚為安定後方、支援前線之將領,駐守政治、軍事與商貿要地之金廈地區,突顯金門、廈門之重要戰略地位;鄭經於臺灣主政時,提倡文事、武備,主理興造船隻、採購武器、鑄造錢幣、創立學堂等建軍治國之事,且深謀遠慮,重視邊境防禦,建言於澎湖立壘鎮守。 憑藉突出的軍事與經貿才能,洪旭曾活躍於十七世紀東亞海上貿易,駐守通商港口、負責米糧運送,以及興造船隻遠赴各國展開通商等重要工作。駐守廈金二地期間,除保家衛民外,亦以建祠、築房、修譜、修祖墳等回饋鄉里,並大力捐資修建地方重要廟宇、名勝古蹟,如太武巖寺(今海印寺)、孚濟廟(今牧馬侯祠)等修葺,皆由洪旭為首倡議,號召地方仕紳共同為之,顯見其貢獻及影響力。 後豐港洪旭古厝,落成年代尚無史料記載,推論為明隆武元年(1645)時洪旭受封忠振伯後興建,同時期計興建三座三落大厝於後豐港,洪氏宗祠居中,南側大厝供自家子嗣居住,北側大厝則分予其弟洪暄及洪曦。後豐港洪氏宗族以洪旭之後裔傳衍人數最多,並以其出仕燈號「滄江義門」為支派燈號。此外,族人多於宗祠周圍擴建房舍,經年累世集聚之下,奠定了現今後豐港村落形制。 洪旭古厝歷經多代繼承、傳世至今,三落大厝計曾有八戶使用人同時居住。民國38年(1949)後,大廳與後廳曾遭國軍佔用為住所,洪氏家族與部隊同住數年。民國60、70年代(1970-1980),因建築空間不敷使用,洪氏家族陸續於村內或外地建新厝而遷離,古厝則長年閒置至今,僅維持祭祀功能。民國90年代(2000)後,中落左大房前後打通,作為陶藝工作室使用。 建築自十七世紀中葉興建以來,修繕歷程並無書面記載。而以木構造風化損壞線與長年為經修繕的狀態論,主要木作保守估計為清代中葉以前,甚至可能為創建初期之原物。歷經數百年仍能大致維持,極為罕見並具高度價值。整體建築牆體、木構造無大規模增改建情形,而因屋頂嚴重受損,故民國91年(2002)將第二、三落屋面之木桷仔、屋瓦等傳統構造改為鋼浪板,其餘如部分攑頭屋面亦改為鐵皮屋頂。
後豐港洪旭古厝 探索

古蹟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4.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5.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後豐港洪旭古厝 基本資訊

古蹟名稱後豐港洪旭古厝
古蹟編號20170207000001
古蹟級別縣(市)定古蹟
古蹟類型宅第
古蹟登錄理由(一)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見證後豐港之發展歷史,及洪旭宗族之歷史。 (二)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為明末武將洪旭及兄弟故居。 (三)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前雙落大厝與後棟一落二攑頭並列而形成類似三落大厝格局,外牆多出磚入石。前落屋頂及屋脊與正廳出步木構架作法為金門少見之作法,大量之出磚入石為地方營造技術之特色。 (四)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步口採二柱出步起,為金門少見。木構架至少為清中葉之前原物極其珍貴。二落鏡面俱為木隔扇,屋棟架上方為菅蓁牆(明間隔牆為木棟架)留存大比例原構造方法,屋正脊為內縮燕尾外加圓規,為金門民宅唯二特例,具獨特性,中庭另有院牆分上下院區分不同生活空間,尤其特殊,具保存價值。 (五)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主要構造推測為清初之原物,地方建築史之代表性,具活絡后豐港聚落之再利用潛力。
古蹟登錄法令依據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4、5款
古蹟縣市金門縣
古蹟地址金門縣金城鎮後豐港8、9號
經度118.30137
緯度24.41844
所屬主管機關金門縣文化局
相關網站-

後豐港洪旭古厝 地圖資訊

後豐港洪旭古厝 建築與使用情況

  • 建築特徵:建築格局甚大,由前座二落大厝與後座一落二攑頭組成,為類三落大厝。 建築正立面之作法,以三開間均退縮形成一平整檐廊之「直榻受」形式(或稱「出步起」、「皇宮起」)。向埕牆裙堵為花崗石封堵石砌,身堵以磚石混砌,外部抹灰並以線條勾勒出仿斗砌牆之樣式。左右兩側對看堵,以煙炙磚柱砌築,下方以花崗石封半牌,拱仔頭部位則採疊澀作法收尾。洪旭古厝之屋頂為本棟建築重要特色,為傳統雙坡式紅瓦屋面,兩側各有五壟筒瓦。中央採用曲線平緩的翹脊,並以間隔一瓦壟距,於兩側再置圓脊規壁,以避免翹脊與鄰棟宗祠對沖。此「翹脊」與「圓規」混合之屋頂形制,於金門傳統民宅中極為罕見,今僅見於後豐港洪旭古厝及同期興建之洪曦洪暄古厝。 左右大規壁以出磚入石之作法為主要特色,材料以各種尺寸石塊、磚與瓦為主,在採用多樣構築材料同時,保有整體牆面結構之穩定,以及視覺感官上之和諧美感,為金門傳統民居之重要特色之一。然而,兩側大規壁於材料構成上並非左右對稱,僅分別為下壁堵花崗石、中堵為出磚入石或石确、上堵為斗子砌或出磚入石。第三落後寮牆整面牆體皆採花崗岩磉石、石确混用,採丁字砌疊砌而成。
  • 室內裝修:
  • 使用情形:現無人居住使用,僅作為祖公厝祭祀使用。而中落左大房現為陶藝工作室使用,現內部擺設陶藝作品、古文物、工作桌、釉彩、上釉機、拉坏機等用品及設備,前深井亦擺設多件陶藝作品。
  • 使用現況:局部牆體灰縫風化脫落導致滲水、地坪破損,且多處木構造受白蟻蛀蝕嚴重。
  • 重點維護事項:1. 前落前坡屋瓦損壞處建議定期追蹤或緊急加固,以免受強風吹襲而脫落。 2. 建議於整體性修復前,進行蟲蟻防治工作,以免珍貴木構造遭進一步蛀蝕損壞。 3. 須注意陶藝相關機器之用電情形。

後豐港洪旭古厝 相關分享

[1]MR.阿麒關於後豐港洪旭古厝 的評價:

大潮淹不著,小潮淹三尺,傳說的石窖,你也看到了嗎?

[2]李ㄚ鈞關於後豐港洪旭古厝 的評價:

可能因為疫情影響 之前去 還大門敞開 裡頭還有人員 引導介紹 呃..最近經過那 它都大門緊閉 不仔細看 還以為是頹屋呢

[3]Quemoy Image (Kinmen boy)關於後豐港洪旭古厝 的評價:

特別的閩南建築,金門唯一燕尾+馬背屋脊

[4]E Chang關於後豐港洪旭古厝 的評價:

翻修改善的很美 還有厲害的彩繪藝術

[5]吳安迪關於後豐港洪旭古厝 的評價:

新奇當地文化

[6]洪定國關於後豐港洪旭古厝 的評價:

是-棟很古老的古厝,喜歡古老古厝的朋友可以去參觀—下開車或騎机車可停在門口,非常方便。

[7]楊子煜關於後豐港洪旭古厝 的評價:

[8]連志堅關於後豐港洪旭古厝 的評價:

[9]王允彬關於後豐港洪旭古厝 的評價:

[10]洪篤強關於後豐港洪旭古厝 的評價:

後豐港洪旭古厝 相關圖片

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後豐港洪旭古厝 介紹

後豐港洪旭古厝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