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獅仔頭山隘勇線古蹟歷史
新店溪中上游流域的開發,約始於乾隆嘉慶之交,在墾殖時常發生原漢衝突,並且傷亡嚴重,故光緒十二年(1886年)於新店溪上游獅仔頭山、加九嶺、向天湖等地設防番屯所。明治三十一年(1896年)臺灣總督府將蕃地劃分為特殊行政區,並補助民間隘勇,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實行樟腦專賣政策,為開發山區資源,勢必防止山區原住民的干擾,因此總督府便將民間私隘改為官隘,稱為「隘勇」。獅仔頭山隘勇線即為日治時期為確保日商在山區林產及樟腦的利益,由總督府警視廳督造的第一條隘勇線,於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開闢,以防番碑為起點,至向天湖、四寮附近為終點。
古蹟評定基準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新店獅仔頭山隘勇線基本資訊
古蹟名稱 | 新店獅仔頭山隘勇線 |
---|---|
古蹟編號 | 20040830000001 |
古蹟級別 | 直轄市定古蹟 |
古蹟類型 | 其他設施 |
古蹟登錄理由 | 一、新店市「獅仔頭山」一帶開發極早,具有豐富的文化資產,對於大臺北地區之開拓,具有學術研究之意義。獅仔頭山所屬範圍很廣,其中之「隘寮」建築、「防蕃碑」、「古井」、「隘勇線壕溝」、「古道」等,都與當地之開發、樟腦之打採、日治初期之抗日活動、日治時期的「開山撫番」,漢族與原住民──泰雅族之互動等都有直接的關係。 二、防蕃碑體附近的砌石建築殘蹟,現況明顯具有防禦措施銃眼,護牆等,具保存研究價值。 三、立於明治三十六年(1930年)之「防蕃碑」,一百年來不曾異動,碑陽詳記因採樟腦、防蕃害而擴張隘勇線之緣由集經過,碑陰詳載戰死、病死、負傷巡查、巡查捕之姓名,它見證臺灣採樟腦的經濟史,也見證新店山區的開發史。 |
古蹟登錄法令依據 |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86.5.14修正公布) |
古蹟縣市 | 新北市 |
古蹟地址 | 新北市新店區平廣段8-69地號 |
經度 | 121.50106388761 |
緯度 | 24.902719827533 |
所屬主管機關 | 新北市政府 |
相關網站 | - |
新店獅仔頭山隘勇線地圖資訊
新店獅仔頭山隘勇線建築與使用情況
- 建築特徵:獅仔頭山範圍之抗日史蹟中,戰備壕溝空間約寬100公分,深120公分、古井位於壕溝下方約四十公尺處,呈圓形,直徑約100公分,深600公分、大菁製藍石寮位於獅尾山腰崖壁下方竹林,原有頂蓋全傾,面對山崖方向及後牆兩側尚存五六個銃孔;土匪洞位於獅尾山下徑旁,為天然砂岩洞穴,寬約100公分,深4000公分,高160公分。 防番史蹟疑似為清軍防番屯所的石寮四面牆坍塌,原有頂蓋傾倒只存石片砌牆基,不見槍孔構造,屋前東南方有兩層半月形平台前庭,邊緣以較小片石疊砌,防番碑碑體寬66公分,高114公分,厚11公分,基座80×40公分,高32公分;清治時期所建的隘寮牆壁呈半坍塌狀,門右邊屋腳被樹纏繞;石寮傾倒,只剩下半部石牆。 參考資料:臺北縣縣定古蹟新店獅仔頭山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
- 室內裝修:
- 使用情形:
- 使用現況:現存抗日用之古井已多年無人使用,雖仍有水可汲,但已無法飲用、製藍石寮破敗荒廢;防番史蹟中疑似清軍防番屯所石寮因年久失修而風化倒塌、防番碑部分文字嚴重風化無法辨認。 經民國九十七年(2008)修復工程後進行步道、棧道及平臺新建,菁礐池、石寮、防番古碑修復。
- 重點維護事項:古蹟殘蹟應進行日常環境清掃及禁止攀登等破壞行為,並定期檢查是否有龜裂、崩解、嚴重風化、刻蝕等現象。 參考資料:臺北縣縣定古蹟新店獅仔頭山調查研究及修復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