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蘭軍民(昭忠)廟|探索寺廟類型古蹟的深遠歷史

卓蘭軍民(昭忠)廟古蹟歷史

「卓蘭軍民(昭忠)廟」位於苗栗縣卓蘭鎮內,始建於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所豎立之陣亡官兵碑石,主祀「武顯將軍」(劉少斌將軍),為一「廟」、「墓」合體的建築物。 清代漢人因拓墾土地與原住民屢次發生衝突,卓蘭一帶的漢人和泰雅族北勢群各社,便爆發嚴重的「原漢衝突」。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清廷派遣1萬3千2百餘名的湖南軍團(湘軍),進駐大缺山(大克山)下,與原住民對抗。原住民憑著對山路的熟悉,以埋伏突襲的方式襲擊湖南軍團,造成重大死傷;直至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時,清廷才平息戰事。湖南軍團在班師回朝離開前,將戰歿官兵合葬在當地山丘上,僅以三顆石頭疊成人形代表墓區,當地人稱為「湖南營」。日治末期,因糧食短缺,日本人要求當地人去該山區種植地瓜,相關屍骨陸續被挖出,並集中至墓區內。 戰後,民國48年(1959年)時,地方人士為感念湖南軍團因保衛鄉里而犧牲,集資興建「軍民廟」,並將清光緒時期豎立之陣亡官兵碑石,包括劉少斌將軍、羅運鴻將軍等41塊碑石,集中豎立於「軍民廟」前後,以慰忠魂。民國72年(1983年)廟方積極倡議重建,卻因經費不足而停工。此期間,有隻帝王蛾飛抵廟中,居民附會為劉少斌將軍的軍魂顯靈,幻化為神蛾,因此在廟埕左側立尊神蛾雕像,供人們膜拜,成為臺灣少見的動物神。 民國74年(1985年)4月7日,為湖南軍進駐卓蘭100週年紀念日,地方善信,舉辦多項紀念活動。當年9月13日秋祭時,臺北市湖南同鄉會恭請陸軍一級上將黃杰將軍手書「昭忠廟」橫匾高掛廟中,「軍民廟」也就此改名為「昭忠廟」。民國100年(2011年)12月31日,將武顯將軍劉少斌及3千英靈神位移至後方新建的昭忠廟安座。「昭忠廟」橫匾高懸廟前,表彰百年前湘軍遠戍卓蘭保國衛民的義舉。
卓蘭軍民(昭忠)廟探索

古蹟評定基準

  1.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卓蘭軍民(昭忠)廟基本資訊

古蹟名稱卓蘭軍民(昭忠)廟
古蹟編號20140520000001
古蹟級別縣(市)定古蹟
古蹟類型寺廟
古蹟登錄理由1.軍民廟可能肇建於民國48年(1959年),為清光緒12年間(1886年~1887年)劉銘傳派下林朝棟所率湘准軍,在卓蘭一帶開山撫番犧牲的歷史見證,並足以揭示當年卓蘭、大湖及台中東勢地區開發的艱辛。 2.位處卓蘭鎮東側邊役寮的撫山下入口處,為一「廟」「墓」合體的建築物,廟堂內有一日式神龕,廟後有化胎,化胎正面為仿墓體,其上置放有三十多塊墓碑,正中央主祀劉少斌將軍碑牌,莊嚴肅穆,各自呈現當代碑文內容。廟體上方泥塑牌樓面有草紋、花鳥、虎躍、勳牌等剪黏,生動活潑。
古蹟登錄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條及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4款指定基準。
古蹟縣市苗栗縣
古蹟地址苗栗縣卓蘭鎮老庄里1鄰2-6號
經度120.83439
緯度24.31105
所屬主管機關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相關網站-

卓蘭軍民(昭忠)廟地圖資訊

卓蘭軍民(昭忠)廟建築與使用情況

  • 建築特徵:「卓蘭軍民(昭忠)廟」為一「廟」、「墓」合體的建築物,廟後有化胎,化胎正面為仿墓體,置放有30多塊墓碑,正中央主祀劉少斌將軍碑牌,莊嚴肅穆,各自呈現當代碑文內容。 古蹟指定範圍為「卓蘭軍民(昭忠)廟」本體、前埕、矮立柱、祥獅、圍牆、后土福神碑座、香爐、神蛾亭、化胎及墓碑。面積21.9平方公尺、廟高約2.8公尺,牆面由紅磚組成,屋頂為木構造,兩側銘刻的楹聯是「大清來遊高山地,同朝回國見太平」,左側為供奉用神蛾雕像,右側為香爐以及福神,後方為軍官之墓。廟埕的地面與後方的水溝及擋土牆相連,均為水泥砂漿粉刷,廟的入口處台階與圍牆則為洗石子。
  • 室內裝修:
  • 使用情形:「卓蘭軍民(昭忠)廟」主祀「武顯將軍」劉少斌將軍,目前由昭忠廟管理委員會作為祭祀之使用。
  • 使用現況:「卓蘭軍民(昭忠)廟」位於苗栗縣卓蘭鎮老庄里1鄰2-6號,建築物本體肇建於民國48年(1959年),後於民國103年(2014年)5月20日,指定為苗栗縣縣(市)定古蹟,屬於寺廟類古蹟。土地及建築所有人、使用人與管理人,均為昭忠廟管理委員會。
  • 重點維護事項:「卓蘭軍民(昭忠)廟」建築本體無立即之構造危險,惟建築部分出現些微龜裂,需定期維護。

卓蘭軍民(昭忠)廟相關分享

[1]黃胖胖關於卓蘭軍民(昭忠)廟的評價:

上次車禍後,已隔三年多,說要花五百萬修復結果怎麼還是斷垣殘壁,特地跑來欣賞,結果撲了個空,希望文化單位儘快協助復原…

[2]Otto陳錦郎關於卓蘭軍民(昭忠)廟的評價:

早期漢人因拓墾土地與原住民屢次發生衝突,西元1884年劉銘傳派林朝棟前往剿撫,原住民憑著對山況山路的熟悉,以埋伏突襲的方式襲擊湖南湘軍,造成重大死傷。民國四十八年時卓蘭地方人士為感念湖南湘軍因保衛鄉里而犧牲,建立了軍民廟,並於廟宇後方立四十一塊石碑供後人憑弔。

[3]Blair Yu關於卓蘭軍民(昭忠)廟的評價:

縣(市)定古蹟 早期漢人因拓墾土地與原住民屢次發生衝突,當時共有一萬三千二百名湖南官兵至此,這是一團曾於中法戰爭中重創法軍的精兵,但原住民憑著對山路的熟悉,以埋伏突襲的方式襲擊湖南軍團,造成重大死傷,至清光緒十三年(西元1887年)時才平息。民國四十八年時卓蘭地方人士為感念湖南軍團因保衛鄉里而犧牲,建立了軍民廟,並將原光緒12 年(1886)豎立之陣亡官兵碑石,共搜得41塊,主要有劉少斌將軍、羅運鴻將軍等集中立於前後,以慰忠魂。民國72年間,廟方曾積極倡議重建,卻因經費不足而停工。

[4]張玉珠關於卓蘭軍民(昭忠)廟的評價:

卓蘭軍民廟本身就是傳奇,小卡車摔落山坡,撞壞廟額更是奇事。 今天剛好在附近,就過來關心一下。 1.神蛾是鐵打的,沒事。 2.劉沛的壁畫開天窗了。 3.至於41塊墓碑毫髮無傷。

[5]陳俊全(Kintaro)關於卓蘭軍民(昭忠)廟的評價:

古色古香,緬懷先祖

[6]Wu Montage關於卓蘭軍民(昭忠)廟的評價:

歷史的足跡 早期漢人因拓墾土地與原住民屢次發生衝突,清光緒十年十月時(西元1884 年)兩邊衝突日漸升高,身處卓蘭的漢人詹景星等數十庄聯名請示台灣巡撫劉銘傳,劉銘傳派林朝棟前往剿撫,當時軍民共有一萬三千二百名湖南官兵至此,這是一團曾於中法戰爭於滬尾重創法軍之春字軍部隊,但原住民憑著對山況山路的熟悉,以埋伏突襲的方式襲擊湖南湘軍,造成重大死傷,至清光緒十三年(西元1887 年)時才平息。民國四十八年時卓蘭地方人士為感念湖南湘軍因保衛鄉里而犧牲,建立了軍民廟,並於廟宇後方立四十一塊石碑供後人憑弔。

[7]Hsu Chie Wei關於卓蘭軍民(昭忠)廟的評價:

卓蘭軍民(昭忠)廟相關圖片

卓蘭軍民(昭忠)廟介紹卓蘭軍民(昭忠)廟介紹卓蘭軍民(昭忠)廟介紹卓蘭軍民(昭忠)廟介紹卓蘭軍民(昭忠)廟介紹卓蘭軍民(昭忠)廟介紹卓蘭軍民(昭忠)廟介紹

卓蘭軍民(昭忠)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