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臺南測候所|探索其他設施類型古蹟的深遠歷史

原臺南測候所古蹟歷史

日治之後,臺灣總督府通信課長土居通豫於日明治29年(1896年)赴東京與日本中央氣象局交涉,籌畫於臺灣設立氣候觀測機構,同年3月公佈臺灣總督府測候所創立規程。在臺北、臺中、臺南、恆春及澎湖設立第一批之測候所,後來又進一步於臺東、花蓮港、宜蘭、彭佳嶼、新竹、竹子湖、紅頭嶼、日月潭、大武等地成立一般之測候所,高雄設有海洋觀測所,阿里山設有高山觀測所。臺南測候所,是中央氣象局臺南氣象站之前身。此外,臺灣九座燈塔也都附帶設有氣象觀測之任務。在現有的氣象設施中,臺南測候所可算是歷史最悠久的幾個之一。 臺南測候所創建於日明治30年(1897年),原以天公埕街官有家屋(今天壇北側)為臨時所舍,於當年1月1日開始觀測並著手興建新的測候所,於翌年日明治31年(1898年)搬入新址。為日本人在臺灣最早興建之五處測候所(臺北、臺中、臺南、恆春、澎湖)中僅存的一座。建築構成上為同心圓平面,以中央風力塔為中心,外環繞磚造一層樓正十八角形平面,除東西向走道外,區分為六室。中央風力塔上放置觀測儀器;下方周邊附設其他之工作空間,如預報室、值班室、地震儀室等,在臺灣氣象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彌足珍貴。戰後,戰爭末期受損的辦公廳舍經過整修後,於民國36年(1947年)恢復地面觀測。民國67年(1978年)完成新建辦公廳舍,主要辦公機能遷移至新廳舍,而此時總局曾經會商是否拆除舊有廳舍,後因總局測政組長呂世宗反對拆除具歷史意義之測候所建築而未加拆除得以保留。原有廳舍自二戰後,除因為颱風而導致受損加以維修外,並未有大規模之整修。(圖TNC-18-05〜TNC-18-06) 臺南市政府於民國87年(1998年)將原臺南測候所廳舍指定為臺南市市定古蹟;中央氣象局亦開始投入經費,於民國88年(1999年)委託財團法人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進行原臺南測候所建築之調查與修復計畫;同年委託黃斌、張玉璜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修復與再利用設計及監造;民國89年(2000年)委託黃斌、張玉璜建築師事務所負責進行局部解體調查,民國91年(2002年)10月修復工程開工。92年(2003年)臺南市政府提出申請,擬將其升列為國定古蹟;後經內政部於9月1日召開審查評鑑會議通過,以民國92年(2003年)11月10日臺內民字第0920062231號文,將原臺南測候所公告指定為國定古蹟。民國93年(2004年)9月修復工程完工,將其再利用成立氣象文物展示場。古蹟修復施工期間,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並於原臺南測候所南側設計興建南區氣象中心。
原臺南測候所探索

古蹟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原臺南測候所基本資訊

古蹟名稱原臺南測候所
古蹟編號20031110000001
古蹟級別國定古蹟
古蹟類型其他設施
古蹟登錄理由1.臺南測候所建於1898年,為臺灣日治時期最早設立五個測候所中僅存之一座氣象設施。 2.建築形式特殊,以三個同心圓組成,十八角型的幾何圖案相當罕見。
古蹟登錄法令依據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中華民國71年5月26日總統令公佈 )第27條施行細則39條之4 (國定)
古蹟縣市臺南市
古蹟地址臺南市中西區公園路21號
經度120.20506240158
緯度22.993665675183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相關網站-

原臺南測候所地圖資訊

原臺南測候所建築與使用情況

  • 建築特徵:就造型而言,中央圓塔最為顯眼,百姓俗稱為「胡椒管」,高約二層樓。其餘部份則為單層,並自中央伸出屋頂搭於外牆,上鋪屋瓦呈十八等分之放射狀,屋簷則以木質托架出簷承接屋 面。
  • 室內裝修:
  • 使用情形:氣象博物館
  • 使用現況:氣象博物館
  • 重點維護事項:白灰粉刷脫落

原臺南測候所相關分享

[1]wei choco關於原臺南測候所的評價:

臺南測候所,位於臺南市中西區,AD1898年建置完成,日治初期第1批設立的測候所之一,也是臺灣現存最古老的氣象建築, 十八邊形的同心圓建築中間有高塔,台北跟澎湖已不復見,現在只剩下台南的測候所。其建築中央有高約12公尺的圓柱形風力塔,塔身四周環繞著較低矮的一層樓18邊形辦公空間,座落於昔日臺南府城的最高點,舊名為「鷲嶺台地」,因建築中間有白色高塔,老臺南人稱呼為胡椒管, 歷經日治時期和國民政府,還有機關的變遷更改名,AD2001成立臺灣南區氣象中心後將此處變為古蹟文物處,內容包括氣象、地震、天文及海象四個展示

[2]Emma關於原臺南測候所的評價:

只開放平日免費參觀,假日只有第三週的禮拜六開放,疫情期間沒有導覽只有自由參觀,但建議還是有導覽比較能理解!

[3]Gary Chen關於原臺南測候所的評價:

也叫氣象博物館,建於 1898年,為十八邊的特殊造型且中間還有個類似燈塔的白色建築。 裡頭有免費的展覽,育教於樂。 而旁邊即為南部氣象中心。

[4]曾恨水關於原臺南測候所的評價:

臺灣現存最古老的氣象建築。座落於昔日臺南府城的最高點,舊名為「鷲嶺台地」,因建築中間有白色高塔,老臺南人稱呼為胡椒管。 日治時期明治31年(1898年)落成的臺南測候所廳舍為圓形建物與寬煙囪塔樓兩種構造組成。底下的圓形建物,直徑約略15公尺,其構成的建物面積為180平方公尺,合約50餘坪。其圓形建物平面上方則置有直徑寬約3,高約6.5公尺煙囪塔樓狀的中央圓塔風力計。圓形建物以該風力計為中軸,其餘部分上鋪屋瓦,搭建的外部鋼條呈十八條放射狀排列。除東西向走道外區分為六室,該官署建物連同上方中央圓塔風力計共高11.6公尺。

[5]Chiayi Nian關於原臺南測候所的評價:

1.附近沒有停車場,要路邊停車。 2.建築本體相當有特色,內部亦有早期氣象史料,保存完整,值得一訪。

[6]江郁茹關於原臺南測候所的評價:

四年前專程來的時候還在修復中,之後只能看著文化局的照片望梅止渴。今天終於進去裡面玩了🤭 裡面的小遊戲做的很精緻,還有互動網站。 介紹影片滿有深度的,但可能要嗑很多報告書才不會聽的不清楚,哈哈。

[7]林房房關於原臺南測候所的評價:

原臺南測候所,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為1898年建置完成,日治初期第1批設立的測候所之一,也是臺灣現存最古老的氣象建築。其建築中央有高約12公尺的圓柱形風力塔,塔身四周環繞著較低矮的一層樓18邊形辦公空間,座落於昔日臺南府城的最高點,舊名為「鷲嶺台地」,因建築中間有白色高塔,老臺南人稱呼為胡椒管。

[8]Ko ChihYu關於原臺南測候所的評價:

建議可以參加導覽,可以了解一些歷史以及逸聞。新大樓裡有些科學項目可以自己操作,有些還蠻有趣的。 一樓有個氣象預報螢幕和攝影機,可以化身成氣播報人員,拍好的影片能夠上傳到官網的樣子,不妨試試。

[9]洪小鳳關於原臺南測候所的評價:

左邊現代化建築物的是氣象博物館,裡面的硬體設備和文字敘述讓人簡單明瞭,尤其龍捲風生成機,讓人很是驚奇!!不論大人小孩都可以收獲滿滿!!(ps:從五樓往窗外看,可看到鶯料理的日式庭園) 右邊日式八角樓國定古蹟是原台南測候所,保存得宜,古色古香!!

[10]吳岳峰關於原臺南測候所的評價:

氣象中心最適合親子逛逛長知識,了解氣候變化過程及地震發生因應、探索宇宙奧妙

原臺南測候所相關圖片

原臺南測候所介紹原臺南測候所介紹

原臺南測候所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