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寧頭北山古洋樓|探索宅第類型古蹟的深遠歷史

古寧頭北山古洋樓古蹟歷史

古寧頭北山古洋樓,為雙落大厝增建左護龍,由李金魚、李炎芽、李天祝三兄弟落番菲律賓馬尼拉經營椰子貿易,返鄉興建二落大厝,並約於1932-1933年集資興建左側護龍疊樓,目前確知室內彩繪完成於1937 年,依據時序推論,未久即是日軍佔領金門,李金魚兄弟等為避日人壓迫,返回菲律賓僑居地,僅母親莊言與弟媳李天祝妻堅持留守洋樓,建築並曾為日本警察做為駐在所。1949 年時,僅母親莊言與天祝子居住洋樓內。1949 年10 月發生古寧頭戰役,北山古洋樓成為兩軍交戰的重點建築之一。戰後長年為國軍所佔用,直至洋樓棟交還李家後代作為農具、糧倉使用。二樓曾於1970-1980 年代間李家親人的居住使用,再於1980 年代閒置後於2002 年設定地上權予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其後,即便2006 年完成修復,卻因洋樓的重要性與安全性之故,長年閒置至今未開放利用。2015年登錄為歷史建築,2016 年二落大厝招租為青年旅館,然洋樓仍屬閒置,2019年文化局於執行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期間,指定為縣定古蹟。
古寧頭北山古洋樓探索

古蹟評定基準

  1. 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
  2. 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3.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古寧頭北山古洋樓基本資訊

古蹟名稱古寧頭北山古洋樓
古蹟編號20191002000001
古蹟級別縣(市)定古蹟
古蹟類型宅第
古蹟登錄理由古寧頭北山古洋樓係目前確知曾在國共戰爭中遭共軍佔領之建築,為1949年古寧頭戰役重大歷史現場,承載了古寧頭戰役之後兩岸壁壘清明分治至今之重大歷史意義。二落大厝後寮牆與洋樓左側外牆,至今仍清晰可見彼時猛烈巷戰後遺留之槍彈孔跡,牆體內並遺留彈頭等金屬物,為見證兩岸戰爭及分治數十年史實的重要地標,可作為當代人們反省戰爭、珍視和平之觸媒,具稀少性,已不易再現。 古寧頭北山古洋樓二落大厝推估起建於1920年代末期,左護龍則於1937年增建為二層洋樓,成為當時南洋僑匯影響傳統建築而逐漸過渡轉型至洋樓的經典案例之一。洋樓二樓的彩繪,可從中辨識部分題材,如以山水風景及水族生物為主題,其中可見具有時代意義的圖案,如:輪船、汽車、長堤等,表現了具時代意義之民間藝術特色,充分展現金門僑匯時期營造特色。
古蹟登錄法令依據《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 《歷史建築紀念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7條第1項。
古蹟縣市金門縣
古蹟地址金門縣金寧鄉古寧村46-5號
經度118.31256
緯度24.479211
所屬主管機關金門縣文化局
相關網站古洋樓創生基地

古寧頭北山古洋樓地圖資訊

古寧頭北山古洋樓建築與使用情況

  • 建築特徵:本建築為二落大厝加左護龍疊樓,二落大厝建築為傳統硬山擱檩承重牆系統,前落為傳統閩南式雙坡屋架構造七架樑,前落採榻受作法,後落為傳統閩南式雙坡屋架構造九架樑,攑頭為磚坪屋頂。二落大厝明間下堵花崗石平砌,上堵內砌磚外抹灰作牆堵,次間正立面外牆上堵為斗子磚砌,下堵為傳統磉仔石平砌,正立面柱上堵為煙炙磚砌,下堵為花崗石。左右側立面與背立面下堵為傳統磉仔石平砌,上堵為內砌磚外抹灰;正立面飾有「福祿禎祥」四字泥塑。 左護龍疊樓為二層式洋樓,建築構造為硬山擱檁承重牆系統搭配簡易鋼筋混凝土系統施作,疊樓第一間房與最後一間屋頂為建鋼筋混凝土仿傳統磚坪屋頂,中段為閩南式雙坡屋架構造五架樑;洋樓牆基採六到七紋花崗石,牆身為磚砌牆體,護龍,外牆體部分殘破且佈滿彈孔、側立面則有各式窗楣造形、花瓶欄杆、薔薇等泥塑裝飾。 二落大厝後寮牆及洋樓外牆留有古寧頭戰役之彈孔與補修遺痕,採原貌保存,為本棟古蹟建築最重要且具價值特色之處。
  • 室內裝修:
  • 使用情形:二落大厝委外做為青年民宿使用;洋樓未整修並無對外開放,內部仍遺留2007年製作展示之塑像及展板。
  • 使用現況:1. 二落大厝建築本體構造現況良好,無明顯損壞。 2. 過水廊牆水漬痕跡明顯,彩繪風化褪色。 3. 左護龍疊樓多處損壞,後房損毀尤其嚴重,大多壁體破損、開裂,灰壁脫落、磚體風化鬆脫。
  • 重點維護事項:1. 二落大厝為民宿使用空間,日常管理維護情形良好。 2. 左護龍疊樓受損情形嚴重,應定期清理左護龍磚坪植生及損壞情況。 3. 左護龍彩繪及窗扇等長年因日照影響有風化損壞現象,應持續監測。 4. 後寮牆及左護龍外牆體彈孔遺痕為本棟重大意義及重要價值所在,應持續進行監測與保護,避免進一步損壞。

古寧頭北山古洋樓相關分享

古寧頭北山古洋樓相關圖片

古寧頭北山古洋樓介紹古寧頭北山古洋樓介紹古寧頭北山古洋樓介紹古寧頭北山古洋樓介紹古寧頭北山古洋樓介紹古寧頭北山古洋樓介紹古寧頭北山古洋樓介紹古寧頭北山古洋樓介紹古寧頭北山古洋樓介紹

古寧頭北山古洋樓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