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永安石板橋古蹟歷史
通蘭古道是早期貫穿蘭陽平原的交通重要孔道。此古道南北路上,各有一座小地景元素的石板橋:北有武暖石板橋,南有永安石板橋。永安石板橋建於光緒7年(1881),橋址在現在五結鄉協和村成安宮旁。通蘭古道南路在羅東和利澤簡中間的大埔庄,是水路與陸路交會處,而永安橋(當地居民習稱「大埔橋」)是必經的橋樑。這座橋原先是木造的便橋,經不起風吹雨打,日久腐杇,居民改建為石板橋,名之為「永安橋」,希望歷久常新,萬事坦順,石橋的橋面是用三節長、二節短的壓艙石舖成的(現已改為十六節約等長的石板)橋墩也是石板,在石板相接處,是以榫接方式來穩固笨重石板,橋長約14公尺,寬約一米。石板橋下的大埔港仔,在清領時代從中國來的「浣邊仔」船可運貨到橋邊。因此,永安橋不但是從水路進入內地平原的要徑,也是當地民眾與利澤簡聚落的交往樞紐,成為民眾日常生活的重心。在橋的南端有座成安宮(建於1894年),供奉開台聖王是較為特別的。一般橋頭多以福德正神土地公來鎮守,以求庇民佑土,納福專財。廟連同石板橋和大埔港仔,共同建構了居民活動的空間。日治時期,由於砍伐太平山的木材,破壞地表,在雨水的沖刷下,河道逐漸淤塞,大埔港成為大排溝而失去渡口轉運的機能。昔日橋邊渡口的熱鬧和生命力,將是當地居民共同的生活記憶。而石板橋、永安宮與周圍環境間的呼應,可看到極具特色的空間格局,更記住著濃厚的人文精神與歷史脈絡,刻畫出蘭陽平原溫和的人文風貌和細緻的空間經緯。
古蹟評定基準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大埔永安石板橋基本資訊
古蹟名稱 | 大埔永安石板橋 |
---|---|
古蹟編號 | 19990402000002 |
古蹟級別 | 縣(市)定古蹟 |
古蹟類型 | 橋樑 |
古蹟登錄理由 | 除了連結水道共岸路交通的功能外石板橋也是當地居民重要的景觀與休閒活動場所。 |
古蹟登錄法令依據 |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二十七條及古蹟審查處理要點第八點 |
古蹟縣市 | 宜蘭縣 |
古蹟地址 | 宜蘭縣五結鄉五結鄉協和村協和中路成安宮後 |
經度 | 121.81352404644 |
緯度 | 24.680519021294 |
所屬主管機關 |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相關網站 | - |
大埔永安石板橋地圖資訊
大埔永安石板橋建築與使用情況
- 建築特徵:永安石板橋連結水道兩岸陸路交通的功能,周圍亦是當地居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景觀與活動空間,由陸路要徑石板橋、大埔港仔水路與橋頭小廟成安宮,三者共同構成,成安宮之廟地是捐自清圳首林本源、廟體建於光緒十九年,廟中所奉祀並非福德正神,而是開台聖王鄭成功,祭祀圈除早期大埔庄一帶之外,更及於南邊的一百甲。
- 室內裝修:
- 使用情形:石板橋結構體保存完整,橋面曾被拉寬,經整修後已恢復原貌。
- 使用現況:原本立於石板橋南端的建橋捐題已於前次水利工程中斷裂,現置於成安宮前廣場。
- 重點維護事項:1.永安石板橋指定為古蹟後將進行原貌保存修復工作. 2.呈現原有的自然水態與景緻,成為一個重要的地景元素。
大埔永安石板橋相關分享
[1]Gwendolyn Lin關於大埔永安石板橋的評價:
古色古香的石板橋,和一旁的紅磚老宅相呼應,可惜老宅毀壞坍塌,石碑文字不清,周遭有些凌亂
[2]曾志仁關於大埔永安石板橋的評價:
清代石板做的小橋,保存良好,旁邊有古代水井取水裝置,還有石埤刻文,可惜字體部份不清楚
[3]arron yang關於大埔永安石板橋的評價:
在清朝就蓋好的木造便橋後來改建為石板橋,這和京都白川上的石板橋很像,但是晚上來這裡會有點陰暗,旁邊的竹林和石牌帶點陰森感
[4]Lucy Huang關於大埔永安石板橋的評價:
天色暗週遭有點陰森,有個小古橋&一塊看不清的石碑
[5]曾啟祐關於大埔永安石板橋的評價:
清朝時代建的橋 時代久遠...
[6]Peter Pan關於大埔永安石板橋的評價:
哪門子的古蹟,還有水管跟鋼筋
[7]呂笑哥關於大埔永安石板橋的評價:
明明是古蹟卻感覺沒什麼在維護
[8]August Chiu關於大埔永安石板橋的評價:
這座橋以前是水泥的,不像現在分三個石板,也沒有階梯,是後來修過的,以前去冬山河時會騎車騎過此橋,因為橋旁邊沒有護欄所以騎過時會很緊張,旁邊的路是後來蓋的,也沒有傳藝那條大路,我同學的家google照片裡還看的到
[9]Kerdia K'關於大埔永安石板橋的評價:
2020.Sep.6在附近民宿過夜,帶著女兒夜遊散步來到這裡,碑文上寫著光緒七年(1881年),看到石碑古蹟就不虛此行了。
[10]鄭金堯關於大埔永安石板橋的評價:
宜蘭唯二的石板橋(另一座在武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