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探索宅第類型古蹟的深遠歷史

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古蹟歷史

「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位於後豐港洪氏宗祠之右側,為洪旭(1605-1669)贈與兄弟洪曦、洪暄(1612-1661)居住之宅第,落成時間約於17世紀中葉。 洪旭(1605-1669),字弘藎,號念衷,為後豐港洪氏第十五世祖,明隆武元年(1645)以軍功授忠振伯,曾輔佐鄭芝龍、鄭成功、鄭經掌管軍、政、商海權,為南明之重要抗清名將。 洪曦,字弘扆、號弼余,為洪旭同胞兄弟,以軍功官至副將-都督同知,從一品;洪暄(1612-1661)字弘韻、號調,為洪旭庶出之弟,官至游擊將軍。 此古厝格局為雙落大厝與後一落二攑頭併列而成「類三落大厝」,與洪旭古厝格局相仿。雙落大厝分由洪曦及其子孫居住,後一落二攑頭則分予洪暄及其後代。民國38年(1949)國軍駐金,亦為軍人住所,於2005年申請金門縣文化局經費修繕。 「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如依洪旭及其古厝之命名方式,應為「後豐港洪曦、洪暄兄弟古厝」。
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探索

古蹟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4.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5.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基本資訊

古蹟名稱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
古蹟編號20170207000002
古蹟級別縣(市)定古蹟
古蹟類型宅第
古蹟登錄理由(一)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見證後豐港之發展歷史,及洪旭宗族之歷史。 (二)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為明末武將洪旭及兄弟故居。 (三)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前雙落大厝與後棟一落二攑頭並列而形成類似三落大厝格局,外牆多出磚入石。前落屋頂及屋脊與正廳出步木構架作法為金門少見之作法,大量之出磚入石為地方營造技術之特色。 (四)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步口採二柱出步起,為金門少見。木構架至少為清中葉之前原物極其珍貴。二落鏡面俱為木隔扇,屋棟架上方為菅蓁牆(明間隔牆為木棟架)留存大比例原構造方法,屋正脊為內縮燕尾外加圓規,為金門民宅唯二特例,具獨特性。 (五)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主要構造推測為清初之原物,地方建築史之代表性,具活絡后豐港聚落之再利用潛力。
古蹟登錄法令依據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4、5款
古蹟縣市金門縣
古蹟地址金門縣金城鎮後豐港11、12號
經度118.30149829684
緯度24.418661244134
所屬主管機關金門縣文化局
相關網站-

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地圖資訊

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建築與使用情況

  • 建築特徵:建築格局為前雙落大厝與後一落二攑頭並列而形成「類三落大厝」,正立面及、左右大規壁及後落向埕牆大量使用「出磚入石」之構築方式組砌成牆,屋面皆為翹脊與圓脊混用形式,極具特色。 三落建築之兩側大規壁全為圓脊,其中,第一落正脊在兩側大規壁圓脊內另收成翹脊,形成翹脊與圓脊共存的屋面特色,與洪旭古厝同為金門孤例。此外,建築牆體外觀均以出磚入石、斗砌牆及相關亂石為牆體構造,除二三落大展步之步口落柱、馬鼻窗、木格扇、斗栱等特色構造外,古厝幾無其他裝飾,呈現樸拙民宅風格。
  • 室內裝修:
  • 使用情形:1、 前二落大厝原為社區展示館,2019年因社區經費不足無法聘請人員轉而取消展示。 2、 後一落二攑頭為居住使用,管理維護狀況尚可,惟有明顯蟻道。
  • 使用現況:1、 外牆磚體些微破損及風化,灰縫亦有局部風化脫落。 2、 後落正廳壁體有局部裂損,木棟架有明顯蟻道。 3、 右側步口屋架楹仔及桷仔有明顯水漬及腐朽。
  • 重點維護事項:1、 後一落二攑頭正廳木棟架有明顯白蟻痕跡,建議請蟲蟻防治廠商進行檢測及處理,以免更嚴重之損壞。 2、 前雙落大厝原為社區展示館,雖已於2019年取消展示,建議仍應定期清理環境。

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相關分享

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相關圖片

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介紹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介紹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介紹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介紹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介紹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介紹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介紹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介紹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介紹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介紹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介紹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介紹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介紹

後豐港洪韻洪扆兄弟古厝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