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鍾家古厝古蹟歷史
古蹟評定基準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新化鍾家古厝基本資訊
古蹟名稱 | 新化鍾家古厝 |
---|---|
古蹟編號 | 20130425000001 |
古蹟級別 | 直轄市定古蹟 |
古蹟類型 | 宅第 |
古蹟登錄理由 | 1.歷史、文化、藝術價值:鍾家古厝保留臺灣農村聚落紅瓦厝之建築特色,其壁鎖(鐵剪刀)飾件及山牆,極為優美,是南臺灣少見之裝飾,具有建築美感。 2.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起造者鍾氏家族為新化地方望族,參與地方教育及重要歷史事件,且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曾於此下榻一夜,為日治時期御遺跡。 3.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聘請唐山師傅建造,採用臺灣檜木,其雕樑畫棟及屋瓦設計為閩南建築風格。 4.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其壁鎖(鐵剪刀)飾件及山牆,極為優美,是南臺灣少見之裝飾。 5.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鄰近楊逵文學館、新化街役場、新化老街及新化武德殿,其活化再利用有助於新化地區的文化發展。 |
古蹟登錄法令依據 | 1.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條 2.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 |
古蹟縣市 | 臺南市 |
古蹟地址 | 臺南市新化區臺南市新化區中山路258巷3號 |
經度 | 120.31111 |
緯度 | 23.038748 |
所屬主管機關 | 臺南市政府 |
相關網站 | - |
新化鍾家古厝地圖資訊
新化鍾家古厝建築與使用情況
- 建築特徵:現古蹟建築物本體坐東朝西,為中式閩南建築風格,採用福杉興建,外觀保留臺灣農村聚落紅瓦厝建築特色,為傳統三合院風格,戰後期間交由新化鎮公所接管,於1950年(民國三十九年)其旁的觀音亭,與鎮公所交換土地後致古厝二側護龍遭到拆除,保留目前僅存古厝正堂位置。 屋頂為兩坡水之傳統仰合瓦屋頂,符合傳統陰陽坡之前短後長、前高後低禁忌。前落與後落均有玻璃開口作有採光天窗。屋脊形式為金形屋脊造型。屋頂式樣的屋脊及簷口呈現「凸」字型外觀,故正廳屋脊在視覺上呈現起翹形式,在簷口處則較平緩。正廳的屋脊比左右次間的屋脊較高。建築東側立面為磚砌,牆身表面均施以灰漿覆面,經改建後立面為兩扇為木窗、一扇為鋁窗,周圍有水泥砂漿修補痕跡。
- 室內裝修:
- 使用情形:閒置。
- 使用現況:閒置。進行結構加固工程中。
- 重點維護事項:依屋頂、屋身、地坪、排水設施、電器相關設備及設施及景觀植栽,等項目分類進行修復工程。
新化鍾家古厝相關分享
歷史悠久的蘇家古厝,從山牆上的鐵剪刀、S型鐵構件,可知傳承自荷蘭建築工藝,熱蘭遮城也使用相同的工藝,為古厝悠久的歷史做見證,喜歡歷史文化古建築的人,不妨來此進行一趟歷史之旅。
位在新化區中正路341巷內的蘇家,是抗日英雄蘇有志的故居,古厝氣派的雕樑畫棟,還有梁柱使用的是上等福杉,不難看出蘇家祖先當年富甲一方,曾是新化的最大家族。 另外巷內還有數間超過百年以上的老屋,【鍾家古厝】是新化首富鍾鏡清的房子,百年前因為日本親王北川宮能久 入住一晚因而聞名。 至今,年代最久遠且建材和格局也保存的最完整的是31和33號的【蘇家宗祠古厝】。 興建於1840年的蘇家,現今仍有後代子孫居住,造訪時並未開放入內參觀。
在巷口巧遇蘇太太,她很親切的打開宅門,親自為我們導覽。古厝是台南市現存最古老的閩南建築,是二進式多護龍的三合院五間式格局,建成於1846年。後人蘇有志是噍吧哖事件的抗日烈士,他的銅像豎立於虎頭碑風景區。來到新化,真的不要錯過。
蘇家宗祠古厝,興建於1840年,蘇家祖先富甲一方,因此房屋也相當氣派,古厝梁柱都使用上等福杉,由現在所保存的紅磚屋瓦、雕梁畫棟,可以看出當年的富貴景象。 屋主熱情的跟我們介紹,例如門上的八卦銅環象徵生命之生生不息、右廂房側牆上的鐵製壁索形成吉祥如意、還有屋主的收藏等,有時間慢遊新化不要錯過!
很有氣勢的古厝,能想像當時的盛況。慢慢仔細欣賞建築的美,可惜維護的稍差。
經過屋主伯伯簡單的介紹,目前建築物已有百年多的歷史,前院和後院兩旁窗額裝飾為書卷,圖案合計起來剛好為八仙,可以看出當年大宅興建的巧思。
到新化老街裡的市場逛逛,轉個彎一條小巷裡頭有古色古香、紅磚赤瓦的古厝,在地人看我一直探頭,跑來告訴我這是古蹟可以參觀,好開心~ 走進門廳有位老先生正在整理他種的多肉,便跟我聊聊古厝的歷史背景,古厝近一年才修復好。建於西元一八四二年,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幾年的歷史,是新化現存年代最久的建築。 蘇家古厝是新化當地知名老宅,光看大門的門額上寫著「瑞氣盈門」四個大字,就顯得相當大氣呀!二進式多護龍合院格局,建築古樸、山牆壁鎖、桁架瓜筒、窗櫺木雕、窗楣泥塑彩繪,呈現傳統建築風格。最特別是門廳闢有地下防空避難洞,庇護蘇家族人在二戰期間躲過美軍空襲,不但見證蘇家昔日繁華時光,也讓後人遙想當年躲空襲滋味。 每每參觀完古蹟,都覺得要有感恩的心~感謝老先生熱心分享,感謝後人細心保護,感謝重修的匠工用心製作已不至失去原味,感謝文化工作者的保存,要感謝太多了…謝謝😊
走進1842年的蘇家,歷經5次大地震依然屹立不搖,讚嘆古建築功法。聆聽主人大哥説著家族史,串起台灣的歷史脈絡。古厝的位置正向東,打開手機app互動一下,是一處適合帶國中國小高年級認識台灣史的好地方。
非常和氣的屋主 目前還住在這裡 盡量不要影響到他們的生活 真傳統的百年老建築
從中正路有家賣珍魯味旁的小巷走入,到底右轉就看見古厝,大門開放參觀,裡頭整理保持的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