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埔蔡屋暨蔡蔭棠故居古蹟歷史
新埔蔡屋坐落於新埔鎮和平街。據《新埔鎮誌》,新埔蔡家最早由蔡景熙(1834-1894)建「懷德堂古厝」(又稱濟陽堂),為合院建築,不過實際建築規模已無法得知;蔡屋包含漢人傳統建築形式的濟陽堂橫屋、以及受到日治時期新文化浸染的門屋與和洋風住宅,其中,和洋風住宅內,不僅是外觀形式上呈現出日本殖民政府所引入的西洋式風尚,同時內部也可看到展現日本居住文化底蘊的座敷空間,整體呈現出漢人在日治時期受到殖民政府引入新風尚之下,工匠與起造人皆受到時代影響,重新理解建築的時代性意義。
清代以來,地方士紳在新埔一地的治理有卓越的貢獻,新埔蔡家自清道光年間來到新埔以後,除了家族事業以外,對於地方公共事務,扶弱濟貧、協助地方發展文教、造橋修水圳俾利民生、修建寺廟、推廣公共事務等,皆有卓越貢獻,一直延續至今。其中,蔡蔭棠先生在藝術創作上,吸納日本與西方思潮,以畫筆開創臺灣現代美術的新路線,這種創新秉持著純粹精神,實為後世典範。
古蹟評定基準
- 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
- 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新埔蔡屋暨蔡蔭棠故居基本資訊
古蹟名稱 | 新埔蔡屋暨蔡蔭棠故居 |
---|---|
古蹟編號 | 20181204000001 |
古蹟級別 | 縣(市)定古蹟 |
古蹟類型 | 宅第 |
古蹟登錄理由 | 1. 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蔡氏宗族對新埔地方公共事務有重要貢獻,而蔡蔭棠為臺灣重要前輩畫家。蔡屋左橫屋雖僅餘三分之二,但其泥塑、彩繪、門窗石雕精美;和洋風建築細膩而優美,深具藝術價值。 2. 表現個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指定為古蹟的建物包含濟陽堂橫屋及門屋、和洋風住宅,併有不同時期不同風格之樣式,且有代表性。 3.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和洋風住宅為磚造部分RC之仿石建築,洋式外觀、和式內部座敷的組合罕見,其門窗雨庇仿唐破風,為少見之樣式。 |
古蹟登錄法令依據 | 依據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 第1項第1、2、3款之指定基準 |
古蹟縣市 | 新竹縣 |
古蹟地址 | 新竹縣新埔鎮和平街92巷19號 |
經度 | 121.0779549 |
緯度 | 24.8269306 |
所屬主管機關 |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
相關網站 | 文化部iCulture |
新埔蔡屋暨蔡蔭棠故居地圖資訊
新埔蔡屋暨蔡蔭棠故居建築與使用情況
- 建築特徵:古蹟本體包括濟陽堂左橫屋、洋房與門屋,毗連的蔡氏家廟因改建過,所以沒納入。左橫屋雖僅餘3分之2,但其泥塑、彩繪、門窗石雕精美,深具藝術價值;而和洋風建築細膩而優美,為磚造部分RC仿石建築,洋式外觀、和式內部座敷的組合罕見,門窗雨庇仿唐破風,也是少見的樣式。新埔蔡屋展現出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營造技術流派特色。
- 室內裝修:
- 使用情形:目前尚未修復,屋頂部分已坍塌,空間荒廢已無人居住
- 使用現況:
- 重點維護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