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營太子宮古蹟歷史
新營太子宮主祀壇中元帥,也就是民間俗稱「太子爺」的哪吒,為《封神演義》中托塔天王的第三子,故稱「太子爺」或「三太子」。故以「太子宮」為廟名,地方因廟而繁盛,於是以「太子宮」作為地名。寺廟登記時,為避免與地名混淆,以「新營太子爺廟」登記,但地方居民仍慣稱「新營太子宮」或「太子宮」。
1717年(清康熙五十六年)已經有關於太子宮庄的記載,而太子宮庄的地名取自廟名「太子宮」,所以太子宮的創建時間更早,1663年(明永曆十七年)許培元等五人攜奉中壇元帥神像進入太子宮庄開墾,當時搭建草寮茅屋作為祭祀空間。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為了方便民眾祭拜,則於庄中建造土石廟宇以安奉中壇元帥;至1728年(清雍正六年),地方人士發起重建,就原址擴建廟宇,廟名仍沿用「太子宮」。1883年(清光緒九年)廟宇因年久失修已傾頹破損,乃遷建於太子宮現址。1926年(大正十五年)進行整修,並增建拜亭,奠定太子宮今日的規模。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以後也陸續有重修及興建活動空間、設施等。
由於分香廟宇遍及全臺,成為臺灣中壇元帥信仰的重鎮之一,前來朝拜的香客絡繹不絕,舊廟的空間不敷使用,1981年(民國七十年)另建新廟於舊廟後方。新廟完成後,舊廟仍原地保留並維持祭祀的機能,當地居民奉舊廟為信仰中心,將舊廟與新廟合為一體,稱舊廟為「前殿」,新廟為「後殿」。
古蹟評定基準
- 具其他古蹟價值者
新營太子宮基本資訊
古蹟名稱 | 新營太子宮 |
---|---|
古蹟編號 | 19991119000005 |
古蹟級別 | 直轄市定古蹟 |
古蹟類型 | 寺廟 |
古蹟登錄理由 | (1) 建築風格: 太子爺古廟目前主屋架為傳統木構造,且屋架上之趖爪具有疊斗作法;格扇屏門有透雕處理(螭虎團爐),屋頂脊飾剪粘裝飾作工皆達精緻之水準,在建築藝術及技術上皆有保存價值。 (2) 歷史意義: 太子宮之創建與明鄭時代之屯田有密切關係,具文線所載,明永曆十五年-卅七年(一六六一至一六八三),一帶屬鄭氏部將何替仔屯田之域,其所置營盤之處,乃稱「新營」,後有移民墾荒於此,墾成之地建有太子宮廟,故稱「太子庄」,清雍正十二年設堡,稱「太子宮堡,稱「太子宮堡」。故太子宮與明鄭史蹟關係至深。 |
古蹟登錄法令依據 | 一、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暨施行細則第40條。 二、內政部八十七、七、一台(八七)內民字第8777876號函訂「古蹟指定審查處理要點」。 三、臺南縣八十八年度古蹟指定評鑑執行計畫。 |
古蹟縣市 | 臺南市 |
古蹟地址 | 臺南市新營區太北里45之2號 |
經度 | 120.27380774571 |
緯度 | 23.294993942474 |
所屬主管機關 | 臺南市政府 |
相關網站 | 臺南旅遊網 |
新營太子宮地圖資訊
新營太子宮建築與使用情況
- 建築特徵:新營太子宮就建築形式而言係屬小規模之廟宇格局,為常見之「角頭廟」。以建築物高度而言,由高至低依次為正殿、拜亭、廂房及過水廊,符合尊卑次序之制。 牆身面層除洗石子及磨石子處理外,正殿牆身立面、前步口及拜亭歇山頂山牆等,牆身皆貼白磁條,採丁字鋪法,步口轉角處有特殊的「L」型磚。拜亭為正立面視覺之焦點,屋面為歇山頂,脊身緩緩起翹,兩側規帶停於屋面約三分之二處,戧脊再向左右側緩緩延展而出,尾端再以龍吐捲草紋飾作為結束,脊堵及圭台皆佈滿泥塑脊飾。 正殿為硬山兩坡屋面,採燕尾脊,脊身高度升至最高以代表奉祀主神尊貴之地位,脊身中央和緩、兩端緩緩起翹,恰與前方拜亭之屋脊線形成優美之比例。 過水亭屋身銜接正殿及左右廂房,屋面採用平脊且不多裝修,屋面高度降至最低,點綴出過度空間之特性;左右廂房造型及作法較為簡單,反映出主從尊卑次序,山牆作法屬於五行中「火」造型,搭配懸魚山花泥塑剪黏。
- 室內裝修:
- 使用情形:寺廟使用
- 使用現況:古蹟本體目前不做使用,祀神敬拜物移至廟後新建之太子宮新廟,921及1022地震中屋頂牆壁有受損。
- 重點維護事項:建築本體無較大規模之破壞,白蟻蛀蝕、牆體裂縫及空間潮濕等情形,需進行修整及局部修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