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村呂世宜古厝|探索宅第類型古蹟的深遠歷史

東村呂世宜古厝古蹟歷史

東村呂世宜古厝位於金湖鎮東村聚落,為清代重要文人書畫家呂世宜之故里宅邸,亦有一說為呂世宜之出生宅。呂世宜為清道光2年(1822)舉人,通許氏《說文》及金石之舉,尤其為工篆隸之勝,對於臺灣書法藝文教育影響極其深遠。 呂世宜,號西村,晚年號不翁,為金門書法名人,生於清乾隆49年(1784),卒於清咸豐5年(1855),父親為呂仲誥。呂世宜自小移居廈門,其受教、中舉均於廈門,師從王煇山、周敬堂,二人對於呂世宜之德範與學術研究影響至深。而後亦曾為學習書藝,拜年紀長於自己一歲的郭尚先為師,從郭尚先贈與呂世宜的《秦瑯琊臺刻石》拓片題跋中可見,所贈之拓片對於呂世宜在研究、臨摹上實是有所助益,郭尚先的書藝亦由呂世宜間接實踐、傳承至臺灣。道光12年(1832),時年49歲的呂世宜身處廈門玉屏書院,便投入陽湖文派傳人周凱(芸皋)的門下,開始專研古文與經術之研究,期間並與同門參與由周凱倡修的《廈門志》、《金門志》等。而周凱對於呂世宜在書藝上的讚賞,亦與日後呂世宜受邀至板橋林家執教有著莫大的關係。 呂世宜於道光21-22年(1821-1822)渡臺,為感念周凱之推薦,應板橋林家之邀任西席,住汲古書屋,至晚年咸豐4年(1854)返廈門住家。寓居臺灣約十二、三年之久,一生的黃金歲月盡奉獻在臺灣之書法藝文教育,並把畢生積四十載所蒐集之古圖書、古彛器、金石刻、奇書妙畫、名研名印、書若干、藏器若干留在臺灣,也影響了臺灣在金石學、隸書風格(又稱:呂西流、呂體)方面的學術風氣。呂世宜在閩臺文化傳播交流的貢獻,可謂是改變了臺灣過去因循摹本抄寫的方式,將整個金石、書法學上的學問導入,使得臺灣開始有了研究、創作,甚至逐漸形成以臺灣本土書法家為主的文化圈,為臺灣後世奠定深厚書法基礎,因此臺人奉為金石、碑帖及書法宗師,可見其貢獻深遠。 依呂世宜生年(1784)推論此建築興建時間至少早於清乾隆中葉(1735-1795)之前。依據目前資料顯示,古厝一直為呂氏族人居住,20 世紀初期,居住於本棟之呂明寬家族,其子呂炳坤、呂俊坤下南洋新加坡,透過僑匯匯款回東村。而後該家族遷居新加坡,此宅為族親使用至民國89年(2000)左右而閒置至今。
東村呂世宜古厝探索

古蹟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3. 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4.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東村呂世宜古厝基本資訊

古蹟名稱東村呂世宜古厝
古蹟編號20151029000005
古蹟級別縣(市)定古蹟
古蹟類型宅第
古蹟登錄理由(一)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在金門文化發展與台灣藝術方面具重要性。 (二)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呂世宜為清代重要文人書畫家,與台灣板橋林家互動關係密切。建築內「文魁」木匾頗具歷史意義。 (三)各時代表現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主要為承重牆混合木構造之樣式,正廳為穿鬪式木構造,台度清水磚,構造精美。 (四)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具有歷史人物之故事性,有再利用之價值。
古蹟登錄法令依據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4、5款
古蹟縣市金門縣
古蹟地址金門縣金湖鎮金門縣金湖鎮東村16號
經度118.445663
緯度24.427034
所屬主管機關金門縣文化局
相關網站-

東村呂世宜古厝地圖資訊

東村呂世宜古厝建築與使用情況

  • 建築特徵:建築為傳統閩南式一落四攑頭,形式、構造儉樸,無特殊之裝飾作法。四向立面牆全為花崗石埆人字砌、轉角牆為水平聖砌;正立面圓脊山牆為傳統煙炙磚砌,側立面山牆為傳統斗砌磚牆,山牆以鳥踏分隔下方花崗石确牆身。屋脊為翹脊;左尾攑頭為傳統彎脊(圓脊)雙坡屋頂,左二攑頭為傳統磚坪屋頂並於外側立面作瓦壟收邊,出料磚為三云;右二攑頭與尾攑頭皆為傳統磚坪屋頂,側立面作瓦壟收邊,並且出料磚為五云磚。
  • 室內裝修:
  • 使用情形:閒置,建築受損嚴重。
  • 使用現況:1. 建築多處屋頂破損,屋瓦鬆脫,因滲漏水導致木構件受潮腐朽。 2. 右攑頭屋頂及磚牆塌落。
  • 重點維護事項:1. 建築受損嚴重,建議進行緊急加固避免損壞加劇。並應儘速推動規劃設計與修復工程,以恢復古蹟風華。 2. 深井植生茂盛,建議定期清除。

東村呂世宜古厝相關分享

東村呂世宜古厝相關圖片

東村呂世宜古厝介紹東村呂世宜古厝介紹東村呂世宜古厝介紹東村呂世宜古厝介紹東村呂世宜古厝介紹東村呂世宜古厝介紹東村呂世宜古厝介紹東村呂世宜古厝介紹東村呂世宜古厝介紹東村呂世宜古厝介紹東村呂世宜古厝介紹東村呂世宜古厝介紹東村呂世宜古厝介紹東村呂世宜古厝介紹

東村呂世宜古厝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