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家廟追遠堂|探索祠堂類型古蹟的深遠歷史

林氏家廟追遠堂古蹟歷史

1835(道光15)年,林姓開閩始祖林祿後裔林登、林鳳棲、林文跳三人基於「木本水源」,因此倡議鳩集噶瑪蘭廳漳屬七縣(漳浦、南靖、平和、詔安、龍溪、海澄、長泰)林姓族眾公共祭祀組織蘭陽林姓興德會,在頭圍下埔一帶購置田產,在宜蘭城南側建築祠堂,即「林氏家廟追遠堂」。 1857(咸豐7)年時,族人林國翰、林文跳再捐資重修林氏家廟。1869(同治8)年時再次重修,1129人共捐資7千4百餘元,落成後廟貌巍峨。但在清末至日治之初,時勢變遷,人事廢弛,致使林氏家廟幾至傾頹。 此外,根據據陳進傳《宜蘭傳統漢人家族之研究》,林氏家廟追遠堂雖未別設書院,然於光緒十七年(1892)在堂內開設義塾,聘林時英主持。 日治中期時,林以時、林元弼籌劃改建家廟,由蘭陽興德會近15年之租佃所得籌募2萬日圓,終在1923(大正12)年7月時重修林氏家廟追遠堂,該年12月時,後棟即已完竣;至1924(大正13)年 7月時,前棟與兩廊亦告完工。但若根據《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林氏家廟追遠堂此次重修總共花費1萬6千日圓,但工程似乎在1925(大正14)年底才落成,並在該年12月31日舉行落成式。1931(昭和6)年,祭祀公業決定修改章程,開放以蘭陽地區林姓戶長為會員。 1960(民國49)年9月起分期修復林氏家廟及粉刷全廟,計花費新台幣4萬5千餘元,繼於1962(民國51)年12月撥新台幣4萬5千餘元修建林氏家廟前面牆垣,並築造牌樓,廟貌為之一新。1980(民國69)年7月以新台幣51萬元新建辦公廳及托兒所教室。
林氏家廟追遠堂探索

古蹟評定基準

  1. 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
  2. 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3.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林氏家廟追遠堂基本資訊

古蹟名稱林氏家廟追遠堂
古蹟編號20220301000001
古蹟級別縣(市)定古蹟
古蹟類型祠堂
古蹟登錄理由1.林氏家廟追遠堂創建於1835年,是本縣歷史悠久的一座家廟,其設立宗旨除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外,亦熱心社會公益事業,如捐獻、救濟、辦學等,尤其捐資購地做為宜蘭中學校校地,對於本地中等教育的推動影響甚大。家廟從前也是地方文人聚會及公共事務舉辦的場所,在宜蘭市街中扮演重要角色,具高度歷史價值。 2.林氏家廟追遠堂之前殿、兩廊仍維持日治1923年重建時之材料與形式,屬傳統合院型之家廟建築格局。前殿是追遠堂藝術表現最豐富之處,龍虎兩邊小港間之「螭虎團爐」結合「博古架」之木雕花堵構圖,最具特色,為宜蘭地區傳統建築之孤例;除木雕、石雕堪稱藝術佳作,林氏家廟追遠堂擁有相當豐富多樣的文物,如匾額、香爐、重修林氏家廟石碑與旗竿座等,時間橫跨清代、 日治到戰後,亦具高度之科學及藝術價值。 3.林氏家廟追遠堂前殿、兩廊為日治中期所興建,其大木構造、木雕、石雕等建築工藝,充分展現宜蘭本地之地方營造技術之特色。其正殿部分,雖為1980年代運用鋼筋混凝土仿大木構造,但仍利用部分日治中期正殿之構件,表現不同時期宜蘭本地營造技術特色。 4.林氏家廟追遠堂規模較大且形制完整,雖曾多次修繕,但大致上仍維持日治中期改建時之樣貌,堪稱宜蘭本地最具代表性之宗祠家廟建築,在本縣許多家廟多已拆除改建,更顯現其稀少性。
古蹟登錄法令依據<<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
古蹟縣市宜蘭縣
古蹟地址宜蘭縣宜蘭市南興街22號
經度121.75172282774
緯度24.755701385605
所屬主管機關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相關網站-

林氏家廟追遠堂地圖資訊

林氏家廟追遠堂建築與使用情況

  • 建築特徵:林氏家廟追遠堂之空間格局,為前有門樓,兩進兩廊兩護龍之傳統家廟建築。原來在林氏家廟圍牆外面有四座舉人旗桿座,於2019年移設於廟埕虎邊近圍牆處。 林氏家廟追遠堂前殿(三川殿)面寬三間,屋頂採懸山頂,翹脊。步口廊簷柱為圓柱,步口廊兩側對看牆,磚砌,在外緣為清水紅磚砌,台度以下採石材,底部雕飾以櫃檯腳。虎(右)邊牆嵌以「才添宗長昭績碑」。前殿正面中港間中央開雙扇實木板門,繪以門神。身堵以由四對螭虎所組成之「螭虎團爐」木雕為中心,兩側邊堵為花卉捲草紋木雕,上堵為花鳥木作透雕,下堵為螭虎紋淺浮雕。楣樑上方是由八邊形、龜甲形所構成之窗櫺,以及方形與十字線所組成之窗櫺。 林氏家廟正殿面寬三間,抬高五階,由中庭拾級而上。屋頂為懸山頂,翹脊。正殿為敞間,未設門扇與隔斷牆面,以兩列各五支圓柱支撐屋頂。前步口廊或拜殿由兩對圓柱支撐捲棚屋架所構成。
  • 室內裝修:
  • 使用情形:目前仍做為蘭陽地區林姓族裔祭祀之用。
  • 使用現況:目前仍做為「財團法人蘭陽林姓興德會」林氏家廟追遠堂使用中,保存狀況良好。
  • 重點維護事項:

林氏家廟追遠堂相關分享

[1]林逸民關於林氏家廟追遠堂的評價:

親切導覽解說淵遠流長之蘭陽林家歷史脈絡

[2]二少關於林氏家廟追遠堂的評價:

內有 興德托兒所 場址 我懷念 那時滿滿的白粥肉鬆午餐 也記得午後睡醒的整桶餅乾 那是我童年幼兒的回憶 再想起 那鐵門是我哥搖壞的 在記得 那年所長私下帶我去買玩具的景象 多久了 半百時光 還有人 記起 他後面那巨大的樹 我想起 那5歲的回憶

[3]謝光呈關於林氏家廟追遠堂的評價:

日治以前即設立於宜蘭市之家廟祠堂共有9座,在空間安排上,有屬單一機能之家祠建築(如林氏家廟追遠堂)、或居於宅地正廳者(如鍾何祠堂瑞蘭堂)。在功能上,祭祀祖先為第一要務,其次亦可凝聚族人情感,以達敦睦族誼之目的。而除了祭祀及聯絡宗族外,常附有其它功能,如林氏家廟追遠堂,常為族人會議及私塾之所。陳氏宗祠鑑湖堂於其旁闢建「登瀛書院」(即鑑民堂)以教育後人等。在建築風格上亦與寺廟相同,均為沿續傳統閩粵風格而來。 根據宜蘭市志,宜蘭市家廟祠堂一覽表(西元1945年以前) 宜蘭市家廟祠堂一覽表。圖/李界木提供 屬李家的祠堂家廟,是李氏同宗之子孫合祀祖先的場所,它能滿足家族追本溯源的本能,在廣漠無垠的歷史時空中,獲得心靈的歸宿;從古至今,祠堂家廟成為漢民族在文化上的重要表徵和傳承的見證。 宜蘭縣地處偏遠,漢人開發較晚,但隨著同宗同族的拓墾腳步,仍在宜蘭縣建了15處以上的家廟,像李氏宗祠敦本堂,便集合了李氏宗親的力量,於清嘉慶10年(1805年)創建,經歷數次修繕,成為今日廟貌。 李氏宗祠位於九號省道邊,新宜蘭縣政府旁,新警察宿舍後面,環境十分清幽,前有一方池塘,後有小片果林,仍保留了傳統建築的佈局;宗祠週遭圍以高大的椰子樹,發揮了適度隔絕的作用,將來李氏宗祠納入宜蘭縣政中心的古蹟保存區內,更可突顯它的價值。 李氏宗祠位於九號省道邊,宜蘭縣政府旁,始建於清道光年間。圖/李界木提供 在宜蘭的李氏宗親,人才輩出,尤以有清一代的「三舉一貢」,最為膾炙人口。三舉即李春波、李春瀾、李春濤三兄弟先後高中舉人,一貢即貢生李紹宗。現今李氏宗祠前埕,尚留有李氏另一位俊傑李春華舉人一對旗杆硤,見證了這段輝煌的事蹟。 李氏宗祠前有高大椰子樹,後有果園與雜林,不注意看真的很難找得到。圖/李界木提供

[4]江佳芸關於林氏家廟追遠堂的評價:

林姓祖廟創建於道光十五年(西元一八三五年),原由移墾蘭陽地區的福建漳洲府七縣林姓族親共酌家金捐建而成,歷經了一六八年。目前所見之家廟外貌,係同治八年時(西元一八六九年),再由本地區之漳洲七邑族親捐資重建,迄今已走過一三四年的歲月,此期間雖經無數狂風暴雨的侵襲,但林氏家廟廟貌依然,廟基依然穏固。過去、現在、未來,將永續屹立於蘭陽平原上,永遠為林姓宗親們的精神寶塔,並祐我林氏子孫更為枝繁葉盛,與蘭陽天地共長榮。

[5]rueyher lin關於林氏家廟追遠堂的評價:

都是比干公派下,昔時漳州七縣來蘭陽開墾的宗親召集建了林氏家廟,長年來,宗親群策群力,興學捐助宜蘭高中校地,值得肯定。

[6]游凱蘭關於林氏家廟追遠堂的評價:

它曾是興德幼稚園哦!可惜前方被鐵皮屋遮蔽

[7]張玉珠關於林氏家廟追遠堂的評價:

超多匾額值得記錄

[8]Steve Jeng關於林氏家廟追遠堂的評價:

有意思的地方

[9]小金王關於林氏家廟追遠堂的評價:

[10]Morris Cho關於林氏家廟追遠堂的評價:

林氏家廟追遠堂相關圖片

林氏家廟追遠堂介紹林氏家廟追遠堂介紹林氏家廟追遠堂介紹林氏家廟追遠堂介紹林氏家廟追遠堂介紹林氏家廟追遠堂介紹林氏家廟追遠堂介紹林氏家廟追遠堂介紹林氏家廟追遠堂介紹

林氏家廟追遠堂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