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禮拜堂|探索教堂類型古蹟的深遠歷史

淡水禮拜堂古蹟歷史

清咸豐十年(1860年)後淡水成為國際通商口岸,並於同治元年(1862年)正式開觀徵稅,此時期成為全臺最大貿易港,更吸引許多外國人士到此從事貿易等行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馬偕牧師抵達淡水宣教,並在此建立基督教長老教會淡水教會,初期的淡水禮拜堂為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向寶順洋行的John Dodd承租的房子,做為馬偕的家和佈教、行醫之地;同治十二年(1873年)租用稍前的民房做為新的禮拜堂,直到光緒十六年(1890)偕醫館旁的教堂興建完成,並由馬偕牧師設計,淡水教會翻修醫生宿舍做為禮拜堂,建築形式為兩落,並設有小院子;大正二年(1913年)九月於現址改建禮拜堂;昭和七年(1932年)重建禮拜堂,昭和八年(1933年)完工,是為現今之樣貌。
淡水禮拜堂探索

古蹟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淡水禮拜堂基本資訊

古蹟名稱淡水禮拜堂
古蹟編號19980829000004
古蹟級別直轄市定古蹟
古蹟類型教堂
古蹟登錄理由具有保存價值
古蹟登錄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27條(86.5.14公布)
古蹟縣市新北市
古蹟地址新北市淡水區馬偕街8號
經度121.43840673193
緯度25.171880557366
所屬主管機關新北市政府
相關網站-

淡水禮拜堂地圖資訊

淡水禮拜堂建築與使用情況

  • 建築特徵:淡水禮拜堂入口開於西南側,並於西南側設有小廣場,建築前半段順應山坡地形,並設有地下室。建築外觀以紅磚為主,樣式類似於歌德復興式。屋身磚牆以平英式砌成,正面主入口有一座階梯,欄杆與扶手皆為R.C.構造,表面粉刷白水泥,大門正上方有淺色大理石及洗石子構造的門額。 尖頂屋頂四周各有一個尖塔,尖頂底部為方形,中段鐘樓及二樓部分兩側立面各有彩窗;外牆使用磚砌之扶壁;窗戶開口使用尖拱窗,正面窗上有「三位一體」、鐘樓正面有「五餅二魚」及正立面鐘塔尖拱窗有「客西馬尼園的禱告」之彩繪玻璃。 資料來源:臺北縣縣定古蹟淡水禮拜堂調查研究及修護計畫
  • 室內裝修:
  • 使用情形:自興建至今一直作為禮拜堂使用。
  • 使用現況:禮拜堂外觀維護良好,無明顯損壞情形,現況南側及西側立面一樓平拱窗為新作,並與相鄰之幼稚園新增一扇木製門做出入口之用;西側增建一座水泥四階的階梯及與西北側入口相連的殘障坡道;東側立面一樓平共窗新做,屋脊及屋面以鋁質浪板為材料,地坪鋪面及水溝皆經過整修;北側立面增建木框架構築的倉庫。
  • 重點維護事項:進行日常維護時應以不傷害古蹟表面的工具為之,並須注意牆、柱、梁等部位是否出現裂縫或構造是否有損壞剝落,另須防止植物攀附建築本體及木構造防止蟲蛀。 資料來源:臺北縣縣定古蹟淡水禮拜堂調查研究及修護計畫

淡水禮拜堂相關分享

[1]羅振庭關於淡水禮拜堂的評價:

⛪別具匠心的特色建築,從內到外的施工精細,仿哥德式的建築風格,還有超過百年的福音鐘,敲響整個淡水的幸福之聲,來到這裡不僅懷念馬偕牧師付出的一切,還能看到這做佇立百年以上的歷史建築,不論從白天到夜晚,靜靜的在一旁守護著淡水,除了歷史地位之外,也是淡水最具指標的教會。 ⛪下午時分在教會前的陳澄波戶外美術館,偶爾還會看到街頭藝人在此表演,在兩旁也有許多藝術說明的註解,在欣賞教會的同時,一旁的滬尾偕醫館白天也有開放,可以讓遊客入內參觀。 ⛪教會的一旁有一條小巷,小巷兩旁矮牆由磚瓦沏成,還能從外部看到大樓的側邊,順著小巷走出去還能銜接真理街,沿路還能經過小白宮並直接到真理大學。 ⛪周邊不論是白天或是夜晚,都適合來走訪,花季的時候還有機會看到教會外盛開的櫻花,而外部的馬偕街也有經過妥善規劃,教會外設有座椅區,讓遊客們可以隨時小憩片刻,平日在此處周邊,很多位置都非常都適合留念拍攝,記得經過時別忘記和這座別具意義的歷史建築,一起見證。 📓轉載維基百科: 1915年淡水教會將原先的民房建築改建禮拜堂,使用磚造材料建造出具有北美洲樣式、磚造白灰牆,俗稱「白色禮拜堂」的建築物,鐘樓設於正門上方,建築物中間建有方形鐘樓突出於正立面,下設有入口正門。1928年,白色禮拜堂因不敷使用,又適逢馬偕來淡水傳教六十週年紀念,於是淡水教會決定改建,興建經費除了由各界會友、學生和友會奉獻外,其大部分則是由馬偕牧師的兒子偕叡廉,向加拿大母會申請補助,且親自設計、監工,於1932年改建,最終第三代建築於至1933年9月3日完工。 ⛪來訪日期:2023/04/16

[2]Gordon Lu關於淡水禮拜堂的評價:

馬偕博士於1872年抵達淡水後,就積極展開傳教與醫療工作,淡水教堂是由滬尾偕醫館的宿舍所改建,現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馬偕博士於1901年辭世,教會因為擴展需要,教堂於1915年改建為北美洲樣式,磚造白灰牆,俗稱白色禮拜堂。1928年因不敷使用而決定改建,由馬偕博士的兒子偕叡廉向加拿大母會申請補助,且親自設計、督建,於1933年9月3日完工。 淡水禮拜堂有著仿哥德式的尖塔,採用扶壁,柱頭以小帽尖裝飾,外牆以清水磚砌造,內部採用有鋼筋的 RC 柱及樓板,屋頂大跨距的鐵骨承拖住,再以木板作天花板,左邊是高聳的鐘塔。 這座磚紅色的教堂矗立在淡水老街上,漂亮的外型很顯眼,搭配淡水風光,成為有名的觀光景點。來淡水玩,一定要跟這座美麗的教堂拍照。

[3]Camel Tsai關於淡水禮拜堂的評價:

淡水基督長老教會或稱為淡水禮拜堂就位於滬尾偕醫館幾步路之遙,教堂以仿哥德式建築教正面有著聖父、聖子及聖靈「三位一體」。今年剛好是馬偕博士於1872 年4月10日來台開拓的首間教會淡水長老教會設教150週年,亦是淡水教會的設教紀念日。禮拜堂的外牆以清水磚砌造,而內部則是採用鋼筋RC柱及樓板而成。禮拜堂內還依舊保有當年的樣貌,包含百年古鐘、老風琴、建堂沿革碑,座位、講臺、聖餐桌等等。馬偕博士除了在醫療上的貢獻之外,也沒忘記加拿大長老教會差派宣教的目的,我們對於這位外國友人無私無我的奉獻在此獻上十二萬分的敬意。(20311112)

[4]Rex Chou關於淡水禮拜堂的評價:

漂亮的淡水教堂,個人認為晚上拍更好看,該教會位於馬偕醫館旁(以前的馬偕醫院),離老街十分的近,不到5分鐘就可以抵達教會。

[5]iM x 樂生活關於淡水禮拜堂的評價:

很難得經過這裡門口是打開的。 第一次走進來看到白色山茶花,愛不釋手,拍拍拍拍拍一路拍花兒~美不勝收! 安詳寧靜、古色古香中帶著紅磚塊的故事。 每到淡水定會來這走走,平靜的好地方! #帶孩子的好去處 #iM

[6]黃Alex關於淡水禮拜堂的評價:

淡水基督長老教會位於淡水老街的盡頭,教堂建築磚紅色的建築,蓋的很有特色,是拍照打卡的好景點。

[7]caesar shen關於淡水禮拜堂的評價:

遠遠眺望教堂就有讓人安心的感覺。因信稱義的人值得尊敬。 這座教堂歷時百餘年,見證淡水港的崛起與時代軌跡,從鐵路到捷運,從牛津大學堂到真理大學,淡水英專到淡江大學。

[8]愛睏喵關於淡水禮拜堂的評價:

外牆是紅磚建築,窗是玻璃彩繪覺得很獨特 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也很美麗

[9]雲speed8338關於淡水禮拜堂的評價:

紅磚建築形成很美的景點,除了歷史古蹟也吸引遊客們拍照駐足。細細品味建築之美。

[10]美麗少婦關於淡水禮拜堂的評價:

畫畫寫生的好地方。 日本昭和8年(1933年)建成。設計仔細且施工嚴謹的仿哥德式建築,在規劃中不但有著採用扶壁,柱頭以小帽尖裝飾的尖塔,外牆則是以當時較為流行之清水磚砌造,內部採用有鋼筋的RC柱及樓板,屋頂大跨距的鐵骨承拖住,再以木板作天花板,左邊是高聳的鐘塔。 教堂正面有著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鐘樓則是「五餅二魚」及「客西馬尼禱告」的基督教義。裡面是不開放參觀的。

淡水禮拜堂相關圖片

淡水禮拜堂介紹淡水禮拜堂介紹淡水禮拜堂介紹淡水禮拜堂介紹淡水禮拜堂介紹淡水禮拜堂介紹淡水禮拜堂介紹淡水禮拜堂介紹淡水禮拜堂介紹淡水禮拜堂介紹淡水禮拜堂介紹淡水禮拜堂介紹淡水禮拜堂介紹

淡水禮拜堂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