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探索其他設施類型古蹟的深遠歷史

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古蹟歷史

建物興修記錄 1.金刀比羅社神社主體建築已不存在,僅存社名石柱、石桌、石椅、石燈籠及神社正殿基座遺址等,第一層平台以下之石階梯亦於開設蘇花公路時被拆除。神社正殿基座遺址已與砲台山公園進行整體規劃利用,基座上並設置蘇澳國際獅子會於1991年12月為慶祝成立21週年之雕塑一座。 2.民國81年蘇澳鎮公所執行「砲台山風景區開發事業計劃」,將清朝北側砲台重新施作,不復原貌。南側砲台已用水泥覆蓋,並將周圍植栽移走,改建成二樓建築之廁所兼瞭望台。 相關歷史敘述 1.清光緒10年(1884)清法戰爭時,法軍攻打蘇澳,陳輝煌奉命鎮守蘇澳,利用砲台山地勢與居民協力扛大砲上山守禦。光緒15年(1889)陳輝煌與游擊鄭雲泰在此興建砲台及營房,昭和2年(1927)日人在此興建金刀比羅神社、警察遭難碑及涼亭一座。 2.金刀比羅神為日本大物主命、崇德天皇二神的合稱,為日本自古以來守護海路之神,日治時期在台灣的重要港口如基隆、高雄等地皆設有金刀比羅神社。蘇澳砲台山上的金刀比羅社,居高臨下,可以俯視蘇澳市街和太平洋。昭和2年(1927)4月20日舉行鎮座式。
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探索

古蹟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 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基本資訊

古蹟名稱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
古蹟編號20201022000001
古蹟級別縣(市)定古蹟
古蹟類型其他設施
古蹟登錄理由1.目前留存之神社或砲台遺構,見證蘇澳砲台山在地方歷史發展過程中擔負著重要角色,雖神社主體建築不復存在,且砲台僅存1處砲座遺構,然其參拜路徑及具制高優勢之格局皆仍可考,因此具有保存價值。 2.歷史遺蹟及所處之環境脈絡清晰,且經由不同時代之歷史疊層,可閱讀自清領、日治、及二戰後地貌之演變。現場遺留之碑碣與石燈等附屬設施,仍具有不宜移動之重要性。 3.砲台遺構為清光緒年間,蘇澳民眾抵抗法軍攻台的最佳歷史見證,具備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古蹟登錄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4條暨「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相關規定指定為古蹟。
古蹟縣市宜蘭縣
古蹟地址宜蘭縣蘇澳鎮砲台山風景區內
經度121.85690818497
緯度24.593333557063
所屬主管機關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相關網站-

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地圖資訊

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建築與使用情況

  • 建築特徵:1.砲台山之清領時期砲台有2處,但北側砲座已重新施作,不復原貌。南側則僅存砲座遺構及部分圍牆牆基。 2.金刀比羅社位於蘇澳砲台山上,面向蘇澳港,沿石砌階梯拾級而上,分別有四個平台,第一層平台立有篆刻「金刀比羅社」之社名石柱一座及石桌、石椅各一座,石桌桌腳上刻有「許木山寄附」之字樣。第二層平台立有石燈籠一對,燈籠上刻有圓形及新月形之鏤空圖案。第三層平台作為石梯轉向之轉換空間。第四層平台原為神社正殿所在,但現僅存基座遺址。基座上方現立有蘇澳國際獅子會於1991年12月為慶祝成立21週年之雕塑一座。 3.警察遭難碑碑體為橢圓形,立於兩層洗石子基座上,刻有「警察遭難碑」之字樣,質地樸實。
  • 室內裝修:
  • 使用情形:1991年間蘇澳鎮公所辦理「砲台山風景區開發事業計畫」,將砲台及神社遺蹟進行整體性之規劃利用。於神社正殿基地設置蘇澳國際獅子會雕塑1座,並將北側砲台重新施作,南側砲台並用水泥覆蓋,改建成二樓建築之廁所兼瞭望台。
  • 使用現況:1.清領時期砲台於1992年蘇澳鎮公所執行「砲台山風景區開發事業計畫」,將北側砲台重新施作,不復原貌;南側砲台已用水泥覆蓋,並將周圍植栽移走,改建成二樓建築之廁所兼瞭望台。兩門古砲存放於蘇澳鎮公所。 2.金刀比羅社主體建築已不存在,尚存社名石柱、石桌、石椅、石燈籠及神社基座遺址等,其正殿遺址並設置蘇澳國際獅子會於1991年12月為慶祝成立21週年之雕塑一座,第一層平台以下之石梯亦於開設蘇花公路時被拆除,惟其空間格局仍大致完整。 3.警察遭難碑碑上篆刻之「警察遭難碑」碑文已被磨除,碑體及基座保存尚稱良好。
  • 重點維護事項:

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相關分享

[1]Ed Tsai關於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的評價:

神社本殿原址於砲台山山頂,已被拆除殆盡,現為砲台陣地,台日的盟誼綿長石碑及蘇澳國際獅子會授證21週年紀念碑,已不復原貌。 現存遺址留有參道(往下部份因蘇花公路拓建拆除),蘇澳金刀比羅神社的社號標,以及移至天君廟入口兩側的石燈籠。 蘇澳金刀比羅神社於昭和二年(1927)鎮座,所供奉的御神體是讚歧金刀比羅宮分靈,為蘇澳海上交通的守護神。

[2]bing關於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的評價:

僅留下碑文的神社遺址,不曉得是誰還幫字上不同的顏色

[3]FD L關於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的評價:

歷史需要被延續;文化必須被保護。 尊重歷史;包容文化;人文才得以延續。

[4]莊大衛關於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的評價:

根據昭和十八年(西元1943年)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編印資料記載,蘇澳的[金刀比羅神社]於昭和二年(西元1927年)4月20日鎮座,主祭神為大物主神,日治時期於今之蘇澳<砲台山>上建有<金刀比羅社> (或稱蘇澳琴平社) ,至今蘇澳的砲台山上仍留有部份神社遺址。 台灣至少曾經有過6處金刀比羅神社,分別為淡水琴平社(淡水神社)、打狗金刀比羅神社(高雄神社)、基隆金刀比羅神社(基隆神社)、大林金刀比羅社、和美金刀比羅社、以及蘇澳砲台山[金刀比羅神社],蘇澳[金刀比羅神社]位居砲臺山上,位置可俯瞰蘇澳街、南方澳漁港、北方澳及整個蘇澳港區。 [金刀比羅宮]的本宮位於日本香川的琴平町,過去被稱作琴平宮,後來改稱作[金刀比羅宮],號稱日本人「一生一定要參拜一次」的[金刀比羅宮],供奉海上交通的守護神,廣被漁民跟船員等崇奉,由於被尊為為海上交通的守護神,後來也成為祈求雨水的對象,因此[金刀比羅神社]大抵設於港埠附近,基本上多是設在港邊山丘之地。而蘇澳的[金刀比羅神社]的正殿就在現今獅子會雕塑的基座上,可看到神社正殿的建築遺跡。光復之後神社被毀,山上仍可見到石凳、石桌、石燈、石台、石柱等遺物,還有一座字跡已遭到刨除的「遭難警察殉職碑」石碑,供後人憑弔。

[5]Berlin Zhuang關於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的評價:

鎮座於1927年(昭和二年)4月20日的金比羅神社,是當初為了保祐漁民們出海平安順利,如今當時的神社主體建築已不存在,僅存社名石柱、石桌、石椅、石燈籠及神社正殿基座遺址,實在可惜

[6]En WC關於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的評價:

本體不在了 但可以欣賞風景

[7]Shih-hsin Wang關於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的評價:

日治時代神社遺址,雖目前只剩斷壁殘桓,但景色還不錯。

[8]Teng Yao Tsai關於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的評價:

神社遺跡有種滄桑的唯美感~

[9]Chang Scott關於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的評價:

日本時代神社遺址,雖神社已不再,但加上制高的砲台山可環景蘇澳與南方澳,仍很值得一遊!

[10]yawhere chang關於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的評價:

看海的好地方 碑文被毀損的警察遭難碑 神社奠基的石碑 是最大亮點

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相關圖片

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介紹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介紹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介紹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介紹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介紹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介紹

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