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獬墓與文章垂世孝友傳家坊古蹟歷史
許獬,萬曆二十九辛丑科會試得第一(會元),時年31歲,後因殿試二甲得第一(傳臚),授官編修。許獬既是金門、也是同安唯一的「會元」,故有「許同安」之稱。俗傳「文章許鍾斗,品德黃逸叟」、「金門第一才子」,其文采獲一致公認。
許獬生於明穆宗隆慶四年(1570),卒於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字子遜,號鍾斗,初名行周,後因夢更名許獬,為浯洲珠浦許氏始祖五十郎公之後,屬第五房後翰房第十二世,世居后湖。
許獬自少便是神童,九歲能文,且多驚人之語;十三歲,便已淹貫經史。明神宗萬曆廿二年(1594),甲午補邑庠生。萬曆廿五年(1597),丁酉科舉人。隔年上京赴試落第,參政洪道亨愛其才,延請他到其衙署中,專心備業,然許獬除了談文論藝之外,從無為自己私人之事向其請託。
萬曆廿九年(1601),辛丑科會試前,與太倉王衡結識於文蕭寺;王衡本不可一世,獨心折許獬。辛丑會試場後,見許獬答卷,大駭曰:「第一人屬子矣。」放榜,果然許獬居首,王衡次之;廷試二甲第一名(傳臚),授庶吉士。萬曆卅一年(1603),任翰林院編修。其人天性至孝。許獬館課制藝天下聞名,一有新作,人爭抄傳。不過許獬對這些身外之名,卻不太在意,曾經自我鼓勵說道:「取天下第一等名位,不若幹天下第一等事業,更不若做天下第一等人品。」
後許獬因為思親成病,請假歸鄉;雖在外為官多年,然身家僅僅囊中數十金而已。未幾卒,年僅卅七歲。
許獬天性善良正直,自小便聘定顏氏,成年後得病瞎了一眼;顏父本想另擇一女歸嫁,但許獬執意不可。在當舉人時,鄉里中有大戶人家橫行鄉里,許獬痛陳其非,惹得人家大為不滿,準備在埋伏襲擊,但善人自有神助,忽見兩白衣婦助其脫困,而得以倖免。
許獬為學嚴峻狷急,殫心力學。矢口縱筆,精義躍如。海內傳誦其文,稱愈為「許同安」,而不名。著有《四書合喙鳴》、《易解》、《叢青軒集》、《叢青軒小題祕旨》、《九九草》四卷和《存笥稿》四卷以及制義五百餘篇。後祀鄉賢,配享朱子祠。
1. 許獬墓為許獬與繼妣蔡氏合葬墓,墓塋所在區域長年為山前營區駐軍所佔,年久失修,遺失大量構件,今日僅存墓碑、墓桌、墓耳及墓手;另有石望柱遺構仍倒於草木叢中。
2. 文章垂世孝友傳家坊位在明代金門官道南線(今賢庵國小旁),設立時間,一說約與其父許振之受封「封君坊」同時,立於萬曆三十一年至三十四年間(1603-1606年),一說為1606年逝後立坊。牌坊年久失修,曾經只餘一根文筆柱單立,餘三根都倒於地面、沒入土中,附近軍營裡曾出土書寫「明翰林院編脩」字樣的方形石塊,亦為遺構。
3. 許獬之妻孺人顏氏(1571-1649),其墓位於山前許獬墓前方,靈穴俗稱「石獅披甲、石獅之陽」。據《后湖許氏族譜》記載,許獬孺人顔氏諡恭懿,後豐港人,生三子:長許鉉,字則鼎,別字則懷,生員;次許鉞,字則敦,生員;三許鏞,字則雍,生員。
4. 會元孺人瑩界界石,位於許獬孺人顏氏墓前方,因碑文上之立石人多為第十六世「源」字輩,以許獬第12世子字輩至第16世源字輩推算,推估應立於清康熙年間(1660-1700)。
5. 許獬墓道碑,墓道碑為花崗石材,位於賢庵國小後側古官道上,高285cm,長89cm,寬29cm,碑文為楷體,文刻24字,載明年份與許獬功名。
古蹟評定基準
- 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
-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許獬墓與文章垂世孝友傳家坊基本資訊
古蹟名稱 | 許獬墓與文章垂世孝友傳家坊 |
---|---|
古蹟編號 | 20200502000001 |
古蹟級別 | 縣(市)定古蹟 |
古蹟類型 | 墓葬 |
古蹟登錄理由 | 許獬既是金門、也是同安唯一的「會元」,故有「許同安」之稱。俗傳「文章許鍾斗,品德黃逸叟」、「金門第一才子」,其文采獲一致公認。以金門文人歷史價值面向觀之,無第二人。其個性耿直,民間故事傳說豐沛,舊時讀書處「叢青軒」於清代改建為總兵署,成為清代金門的軍政中心,延續了許獬身後影響力,整體歷史地位卓然。 許獬與繼孺人蔡氏之合葬墓,俗稱「石獅披甲、石獅之陽」靈穴,墓桌和墓手疑為明代原物,其與孺人顏氏墓及界石,可共同定義出墓園整體範圍。墓道碑和文章垂世孝友傳家坊立於明末古官道上,為金門重要歷史地標。綜上,本案具有高度歷史價值。 許獬墓結合了墓道碑、孺人顏氏墓、界石,以及彰顯許獬功名之文章垂世孝友傳家坊,仍保存部份明末原物,呈現出系列遺產之完整性,在金門罕見,具稀少性,不易再現。 |
古蹟登錄法令依據 | <<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3款 |
古蹟縣市 | 金門縣 |
古蹟地址 | 金門縣金城鎮前山前測段65、65-1地號,山前段753號 |
經度 | 118.3155101 |
緯度 | 24.4320647 |
所屬主管機關 | 金門縣文化局 |
相關網站 | - |
許獬墓與文章垂世孝友傳家坊地圖資訊
許獬墓與文章垂世孝友傳家坊建築與使用情況
- 建築特徵:1.許獬墓:此墓為合葬墓,墓碑狹小、立面另可見墓桌、墓手等,整體造型簡樸。 2.許獬墓道碑:典型明代墓道碑形式,設立於古官道上彰顯功德。 3.文章垂世孝友傳家坊:為明代七座官坊之中,少數仍有原構件保留之例,造型簡約,座落於古官道上。 4.孺人顏氏墓:造型簡約,墓碑以楷體刻字。 5.「會元孺人瑩界」界石,為兩塊圓石組成。
- 室內裝修:
- 使用情形:維持原使用功能
- 使用現況:許獬墓本體輕度受損,其餘牌坊、墓道碑及孺人顏氏墓、界石皆現況良好。
- 重點維護事項:1.許獬墓上方之裂隙建議進行修復,以免損壞情形日益嚴重。 2.建議定期清理墓道碑及牌坊周邊植生與表面青苔。 3.孺人顏氏墓與界石前方空地常為鄰近住戶停車處,應提醒住戶留意停車安全距離,以免造成古蹟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