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雙乳山坑道|探索其他設施類型古蹟的深遠歷史

金門雙乳山坑道古蹟歷史

雙乳山位處金門島蜂腰部,可瞰制金門中西部,其高度與位置之地理優勢,對於國軍在金門的歷史與戰場皆有重大意義。民國43年(1954)9月3日共軍以破壞海運為手段,打擊國軍在金門建立的防禦系統。砲戰期間,共軍擊發射砲彈千餘枚,擊沈與擊傷國軍軍艦7 艘、摧毀砲陣地9 處,重創位於金門西部的指揮中心,此戰也暴露出金門戰備設施的脆弱。砲戰結束後,兼代參謀總長彭孟緝、聯勤總部兼代總司令黃仁霖分別在10月4日與14日視察金馬,並於11月中旬,針對外島後勤問題與對策,向蔣中正總統上簽呈。民國43年(1954)11月,蔣中正為確保軍品儲存的安全,已有在太武山開鑿坑道的計畫,為了預防日後中共的空襲與砲擊,時任金門防衛部司令的劉玉章將軍下令將金門島上的陣地逐步地下化,並在金門各重要據點修築坑道及防空洞。雙乳山坑道便是在此狀況下,開始籌畫及興建事宜。 然在雙乳山坑道設計及規劃前,此區已是重兵部署,工事林立的守備要區,坑道於民國45年(1956)10月20日規劃,並在民國46年(1957)10月30日竣工,時任93師279團團長程仲宇於11月在乳南營區之坑道主入口處,銘刻〈雙乳山坑道工程構建序〉。 依據軍史檔案,可得知當時坑道設計採「主坑道」、「支坑道」規劃,是由多條坑道所組成的地下網絡系統,另建有地下室內空間、陳放相關設施等,坑道完工長度為1142公尺,此紀錄亦十分接近坑道現況之總長度。坑道之建構乃順應地形與防禦需求,北乳山採披覆式挖掘,形式罕見之環形坑道即順著等高線挖設,南乳山則採鑽挖式工法,使坑道深入山腹。現存坑道兩側保有興建初期漿砌塊石牆體及RC平頂,及部分早期之紅土坑道構造;穿越伯玉路之下方坑道則以頂樑加強結構。 雙乳山坑道為完整的軍事防禦工事系統,歷經1960-70年代二期築城要塞化的工事強化,除原坑道外,尚包括光華堡、觀測所、營舍、訓練場,及壕溝、牆垣與周邊增築之莒光堡、復良堡等。另,雙乳山坑道內留有多樣的早期慷慨激揚的泥塑標語,呈現兩岸對峙前期特有風格(民國40、50年代)。 雙乳山據點及其坑道與地形相嵌合之工程特色,充分展現了兩岸對峙時期國軍營造地下坑道之技術特色。民國90年代(2000)以後,因應國軍兵力精簡,雙乳山坑道及營區已無駐軍,然雙乳山坑道本身所承載之歷史及坑道防禦工事特色,見證了已不復見的時代印記,彌足珍貴。
金門雙乳山坑道探索

古蹟評定基準

  1. 具高度歷史、藝術或科學價值者
  2. 表現各時代營造技術流派特色者
  3.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金門雙乳山坑道基本資訊

古蹟名稱金門雙乳山坑道
古蹟編號20191108000001
古蹟級別縣(市)定古蹟
古蹟類型其他設施
古蹟登錄理由雙乳山坑道為1949年古寧頭戰役及1954年九三砲戰後所興建之大型軍事防禦工事,因應彼時戰情緊繃、轉為地下化以保存戰力、強化火力之目的。坑道四通八達,貫串了旅部、營部、連級部隊、砲兵觀測所、環形陣地、周圍火力據點及防衛構體,數個坑道出入口皆與地表營區配置巧妙銜接,空間系統龐大而完整,造就了結合環形坑道、主副坑道與地面營區嵌合之軍事文化地景;另,雙乳山坑道內之泥塑標語口號,呈現兩岸對峙前期特有風格(民國40、50年代),激昂剴切為金門之最,與中後期標語風格截然不同。綜合觀之,雙乳山坑道極具高度歷史、藝術與科學價值。 雙乳山坑道所在之據點位於金門島的蜂腰部,可瞰制南北海岸,扼東西交通咽喉。1956年興建時,達11萬700人日並有5人殉職,至今仍是金門唯一貫通中央公路(伯玉路)之坑道系統。坑道總長度為2,142公尺。現存坑道兩側保有興建初期仿閩南建築外牆之亂石砌,RC平頂則為後期所補強;部分坑道下方仍保有早期之紅土坑道構造;穿越伯玉路之下方坑道則以頂樑加強結構。雙乳山據點及其坑道與地形相嵌合之工程特色,充分展現了兩岸對峙時期國軍營造地下坑道之技術特色。 金門少有相似規模與完整特色之坑道工事,其坑道系統、構造方式、泥塑標語與整體營區環境等,具稀少性,不易再現。
古蹟登錄法令依據<<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2、3款
古蹟縣市金門縣
古蹟地址金門縣金寧鄉后盤山段14、16、16-1、352、352-3、352-6、353地號
經度118.357772
緯度24.446958
所屬主管機關金門縣文化局
相關網站-

金門雙乳山坑道地圖資訊

金門雙乳山坑道建築與使用情況

  • 建築特徵:雙乳山坑道系統分為乳南與乳北兩部份,皆結合雙乳山自然地形,成為一個大型地下環形作戰系統,以放射狀支線串連雙乳山南北兩側營區與堡壘。除坑道與地形密切嵌合外,地表則為相連結之營區、堡壘或火力據點、觀測所等,堡壘周邊通常設有深3公尺左右之壕溝,並以橋梁連接外側,搭配各式高低處機砲陣地,聯合防禦。 雙乳山土質多為紅土層,主要坑道以花崗岩漿砌塊石為牆體頂部則為鋼筋混凝土,與坑道連接之庫房、中山室(乳南、乳北)、伏地堡及伯玉路底下之坑道結構亦均採鋼筋混凝土構造強化。整體而言,雙乳山坑道主要為人員交通之地下坑道系統,連接之營舍或地表建築均採低矮且與地形結合之做法,外觀隱密具防禦工事特色。
  • 室內裝修:
  • 使用情形:閒置
  • 使用現況:整體構造尚屬完整,局部坑道地坪坍塌,107年司法大道預定地曾遭截斷處,其復原工程已完成,並完成覆土,現況良好。
  • 重點維護事項:坑道外部植物生長茂盛,部分坑道射口處遭植根附著,而有開裂情形,坑道內保有大量1950-1960年代軍事標語,應定期紀錄其狀況。

金門雙乳山坑道相關分享

金門雙乳山坑道相關圖片

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金門雙乳山坑道介紹

金門雙乳山坑道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