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基天后宮古蹟歷史
古蹟評定基準
-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 具稀少性,不易再現者
- 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者
開基天后宮基本資訊
古蹟名稱 | 開基天后宮 |
---|---|
古蹟編號 | 19851127000067 |
古蹟級別 | 國定古蹟 |
古蹟類型 | 寺廟 |
古蹟登錄理由 | 依中華民國73年2月22日頒行之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第48條綜合評定之 |
古蹟登錄法令依據 | 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中華民國71年5月26日總統令公佈 )第27條 |
古蹟縣市 | 臺南市 |
古蹟地址 | 臺南市北區自強街十二號 |
經度 | 120.20258576109 |
緯度 | 22.999629673699 |
所屬主管機關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
相關網站 | - |
開基天后宮地圖資訊
開基天后宮建築與使用情況
- 建築特徵:開基天后宮的基本格局為狹長式的街屋形式。主體建築則依序為廟外埕、內埋、三川門、拜亭與龍虎井、正殿、後拜殿、後殿。此外,廟宇左方亦有前、後兩護龍,護龍之間為一內庭,可由後拜殿之八卦門及三川門左側通道進出,廟宇後方則是兩落的民房住屋,由後方臨接坊的沿街面進出。
- 室內裝修:
- 使用情形:道廟
- 使用現況:現有的開基天后宮,是一座二進縱深式建築,坐東朝西。第一進為前殿,第二進為帶拜亭的正殿,但因拜亭與前殿之間,沒有內埕分隔,混然成為一體。正殿供奉媽祖神像,在右配祀千 里眼、順風耳兩將軍神像,第三進為後殿,祀觀世音菩薩。天后宮內存有古匾數方,如清乾隆44年(西元1779年)「海天福主」、清嘉慶13年(西元1808年)「慈慧」以及清道光20年(西元1840年)「天上福星」等,其中尤以文苑晝畫家一峰亭林朝英手書,筆力勁秀,最為人稱道。此外,殿內一對石雕蟠龍柱,以三爪降龍為紋,樸拙簡練,刀法渾厚有刀,不僅是天妃時期的代表,也是石雕藝術的佳作。
- 重點維護事項:屋頂防水、通風
開基天后宮相關分享
廟雖然小,但充滿古色古香的氣息。 主神是天上聖母,後有觀士音菩薩,註生娘娘,福德正神,十八羅漢,千里眼,順風耳,中壇元帥,月老星君。 心誠則靈。
開基天后宮俗稱小媽祖廟,對應於西定坊寧靖王府邸改建的大媽祖廟。創建於明永曆年間,位於當時鎮北坊的水仔尾,是臺南市最早興建的媽祖廟,故以「開基」冠稱。 清乾隆30年(西元1765年),知府蔣允焄捐修。知府蔣元樞再加修建使規模擴大。嘉慶以後至日治時期屢有修葺。二次世戰期間,遭盟機轟炸,嚴重破壞。民國37年(西元1948年),境眾大修。民國60年(西元1971年)及民國62年(西元1973年)士紳境民募款重修,使廟貌煥然一新。 開基天后宮的基本格局為狹長式的街屋形式。主體建築則依序為廟外埕、內埋、三川門、拜亭與龍虎井、正殿、後拜殿、後殿。此外,廟宇左方亦有前、後兩護龍,護龍之間為一內庭,可由後拜殿之八卦門及三川門左側通道進出,廟宇後方則是兩落的民房住屋,由後方臨接坊的沿街面進出。宮內存有古匾數方,以嘉慶13年(西元1808年)號一峰亭的林朝英手書「慈慧」匾筆力勁秀,最為人稱道。此外,前殿前簷樑柱交接處的魚龍雀替造型特殊,前簷一對石雕蟠龍柱以三爪降龍為紋,樸拙簡練,刀法渾厚有力,是石雕藝術的佳作。
抬頭冠上“開基”,在台南古都也算是有相當地位的廟宇之一,座落在巷弄路底,感覺有點新穎,是地方周邊居民的信仰中心,廟前小廣場對面就是舊來發餅店。
主祭祀是天上聖母,後有觀士音菩薩,註生娘娘,福德正神,十八羅漢,千里眼,順風耳,中壇元帥,月老星君。
開基天后宮是臺灣最早的媽祖廟,主祀萬曆時期媽祖,後殿有臺灣知府蔣元樞督造的傾聽觀世音像,廟內寧靜莊嚴,非常值得駐足欣賞造像之美,與神明心靈對話。開基天后宮有持LV包、絲巾、烏金扇的事跡,時尚前衛,歡迎四方大眾參拜。
隱身在巷弄裡的老廟,台南最早的廟宇,廟內空間不大,處處都是歷史痕跡
是古蹟,主神是媽祖娘娘,台南知名媽祖廟之一 ——- 開基天后宮基本上是狹長的街屋形式,共三進,由廟外埕、內埕、三川門、拜亭與龍虎井、正殿、後拜殿和後殿組成。該廟中還有明代樣式的三爪龍柱及古匾等文物,而在三川殿廟角有著「憨番擡廟角」的裝飾,天后宮的屋頂則是疊合共七段的「七架楹」混合式構造而成。 正殿: 主祀 天上聖母,隨祀著 千里眼 與 順風耳二將軍及 中壇元帥。 後殿: 主祀 觀世音菩薩,配祀 十八羅漢 及 月老星君。 開基天后祖廟的十八羅漢組合與大觀音亭相同,為: 降龍尊者、伏虎尊者、長眉尊者、開心尊者、梁武帝尊者、達摩尊者、木連尊者(一般譯為目連尊者)、布袋尊者、志公尊者、進香尊者、進果尊者、飛鈸尊者、道悟尊者、優婆尊者、利多尊者、力風尊者、夜多尊者、曇晟尊者。左右另設兩神房,奉祀 福德正神 及 註生娘娘。
上次來,是2年前帶學生來台南班遊3日的晚上,我一個人跟媽祖娘娘上香,昨晚我自己來台南走走,也是來這裡,香煙直達天聽,祈禱神靈聽見我的祈求,給我力量達成所願!
天上聖母很美~小間廟宇,歷史悠久!
廟宇不大,但是來頭不小,是全台灣第一間媽祖廟,該廟由鄭成功在明鄭永曆十六年(1662年)攻下普羅民遮城後改建德慶溪口的「媽祖寮仔」而成,當時稱「開基媽祖廟」,其蓋廟的磚頭是他第二批自廈門來臺的艦隊所運來的。廟內供奉一尊刻製於崇禎十三年(1640年)的媽祖像,是當年隨著鄭成功艦隊來臺的,故俗稱為「船仔媽」。 廟裡的三川門,憨番擡廟角, 明代三爪龍柱非常的有特色,1985年公告為二級古蹟,之後改為省定古蹟、國定古蹟。廟裏有香跟金紙已添油香隨意的方式提供,除了供奉媽祖之外還有觀音菩薩、土地公,註生娘娘等常見的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