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悅記祖宅(老師府)|探索宅第類型古蹟的深遠歷史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古蹟歷史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所在之大龍峒,早期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其中一支的聚落,其社名在荷蘭時代以Pourompon 表記,至清領初期則用漢字寫做巴琅泵或大浪泵。隨著18世紀初漢人開始大規模墾拓臺北盆地,大浪泵逐漸有漢人落腳定居,1742(乾隆7)年由同安籍的居民返為故里,迎回白礁鄉慈濟宮的分靈,確立當地漢人的信仰中心保安宮。1803(嘉慶8)年,由同安人合資的「金同成」公號於保安宮邊興建了南北各22間的店舖,形成計畫性的市街「四十四坎」,即大隆同街之雛形。 1807(嘉慶12)年,與街上居民同屬同安人的陳悅記家族,興建大厝於大隆同街西邊的港仔墘。陳家科名輩出並致力於文教,造就大隆同文風鼎盛,而有「五步一秀,十步一舉」之美譽。為彰顯地方之文風形象,故由聚落東側的龍峒山(今圓山)之名,衍生出大龍峒之雅稱。 根據《登瀛文瀾渡台始祖族譜》之記載,陳悅記家族的祖先在福建泉州同安登瀛的開基可追溯至宋代,1260(景定元)年正月1 日出生的陳均用為其一世祖。至清領初期,其十二世陳炳望遷居灌口,亦即族譜所記之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安仁里十五都登瀛社灌口保灌口墟大井腳。炳望五子陳埰海(字文瀾) ,生於1745(乾隆10)年2 月4 日,1780(乾隆45)年36 歲時隻身來臺,卜居淡水行醫為生,是為渡臺始祖。其後,長子陳遜言、次子陳遜朗、三子陳遜陶也先後於1788(乾隆53)年20 歲時、1799(嘉慶4)年25 歲時、1800(嘉慶5)年20 歲時陸續來臺營生。 當時臺北的大龍峒是同安人聚居之處,長子遜言在1807(嘉慶12)年興建大厝「公媽廳」於港仔墘,此即陳悅記祖宅之起源;次子遜朗在1810(嘉慶15)年興建公厝於瓦筒厝;三子遜陶原居中庄子務農,至1874(同治13)年,由其長孫陳植柳(即舉人陳樹藍)興建陳謙記公厝於現今之酒泉街。 陳遜言因善於經商而累積了大量的財富,並創設了陳悅記公號,故族人稱之為「賺錢祖」。居於港子墘的陳氏一族遂成大龍峒的豪門殷戶之一。致富後的陳遜言仍事親至孝,扶持手足,且樂善好施,熱心文教,《淡水廳志》列傳中有其行誼之介紹。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探索

古蹟評定基準

  1. 已指定之古蹟中較具重要、保存完整並為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者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基本資訊

古蹟名稱陳悅記祖宅(老師府)
古蹟編號20180909000001
古蹟級別國定古蹟
古蹟類型宅第
古蹟登錄理由(一)較具重要性: 陳悅記家族做為清領時期淡北重要的士紳家族,擁有廣闊的交際人脈,反映在陳悅記祖宅(老師府)的空間需求上,先後興建公媽廳及公館廳兩大建築組群,前者為陳家祖先祭祀的中心、後者為社交中心,組成臺灣少見雙軸線配置。陳家的崛起與發展和當時的社會脈動息息相關,對於清領時期北臺灣的歷史發展造成重要的影響。尤其是陳家多人積極的致力文教,使大龍峒名士輩出,故地方人士尊為「老師」,稱其宅為「老師府」,為大龍峒地區清領時期文風鼎盛的象徵。 (二)保存完整性: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在清領時期已形成公媽廳、公館廳之雙軸配置,並發展成前後各4落,帶有左、中、右3道護龍之規模,目前仍大致保留了當時的格局。 (三)各時代或某類型之典範: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係採公媽廳、公館廳雙軸平行、對稱之配置,再由護龍組合成一體,在宅第配置上具有特殊性。在兩廳的軸線上懸掛了各類匾額,並因先後考上三位舉人而於前埕設置3對旗竿,具體呈現了獲取科舉功名、享有社會聲譽的士紳家族宅第之空間特徵。陳悅記祖宅(老師府)內現存2對旗竿座,其中1對仍完整保存舊有的石旗竿,另1對僅留下夾竿石及旗竿座,第1對石旗竿可謂是認識臺灣清領時期科舉制度中旗竿形制的完整��範。
古蹟登錄法令依據《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2項規定。
古蹟縣市臺北市
古蹟地址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四段231號
經度121.511934
緯度25.075541
所屬主管機關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相關網站-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地圖資訊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建築與使用情況

  • 建築特徵:
  • 室內裝修:
  • 使用情形:
  • 使用現況:
  • 重點維護事項: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相關分享

[1]范宜芳關於陳悅記祖宅(老師府)的評價:

老師府是古蹟,今天去却碰到正在維修,還好有部份還有開放

[2]Peter Chen關於陳悅記祖宅(老師府)的評價:

陳悅記祖宅計由公媽廳與公館廳兩四合院並排組成。採坐東朝西,兩廳皆面向淡水河。公媽廳為雙護龍(ㄩ字型)建築,門面連同側廂房達10m,三進連同後來增設的四進縱深為20m。公館廳為單護龍(L字型)建築,除了內部構造與廳數配置與公媽廳不同之外,其規模與面積都與公媽廳相似。 以上參考維基百科

[3]陳福建關於陳悅記祖宅(老師府)的評價:

大龍峒老師府係為陳氏家族ˋˋ悅記ˊˊ公業統稱的祖宅祠廟。緊臨著台北市啟聰學校,和慈濟大同靜思堂。對街是台北市文化局的台北試演場,和廸化汙水處理廠休閒公園。 在大龍峒週遭文化保留傳承的建築中,同樣是列為國定古蹟的ˋˋ老師府ˊˊ,四週圍牆內可望燕尾翹高的四棟老房子,以及高高豎立的兩支舉人旗桿。 這棟沒有被好好維護整修的老建築,只見有ˋˋ不能停車ˊˊ的告示,其餘不見有多說歷史背景的說明牌。讓人踏進圍牆中的空隙小門,所見到的是老舊褪色ˋ沒有兩邊牆壁遮蔽的空蕩老屋,這原是四合院的ˋˋ文魁ˊˊ舉人祖宅。目前只能看到新維護的祠堂是整修過的,其餘房屋就因為是古蹟,而仍保留著它的老樣子,滄桑感的老建築徒留些嘆息 聲。要在台北市能看到有舉人旗桿的建築已不多了!

[4]安琪關於陳悅記祖宅(老師府)的評價:

第一次在台灣看到過還沒有修復的古蹟,原來是這個樣子啊,很有感覺哩。。不可以走太進去裡面是民宅喔!

[5]戴景耀關於陳悅記祖宅(老師府)的評價:

目前感到較末落,是古蹟沒錯,缺少照顧,目前來參觀的繚繚無幾。

[6]Ching Hsin關於陳悅記祖宅(老師府)的評價:

變成如此頹圮的古蹟,很令人婉息,其中應也是有無可奈何的因素,穿梭其間,偶遇陳家後代,獲得禮貌的微笑,感覺很溫馨。

[7]Yeung ming lung關於陳悅記祖宅(老師府)的評價:

老師府現在後面還是民居,老屋久缺維修,殘破。除了牌匾外無甚可欣賞。後人對遊客非常友善。

[8]Jim Chang關於陳悅記祖宅(老師府)的評價:

來此地遊覽時,內仍有住戶居住,音量儘量放低。

[9]張均百關於陳悅記祖宅(老師府)的評價:

曾經拍攝紀錄片有緣訪問大師時隨手拍照⋯ 可惜北市府對於保存古蹟卻有待加強⋯⋯

[10]Tom Hunk關於陳悅記祖宅(老師府)的評價:

經過好奇進入參觀,並不是純古蹟展示,新舊雜陳沒有太多古意,但可以看出有歷史以來至今的使用狀況。裏面還是住家,後棟有養狗會趕人要小心。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相關圖片

陳悅記祖宅(老師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