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三山國王廟|探索寺廟類型古蹟的深遠歷史

鹿港三山國王廟古蹟歷史

三山國王廟創建於清乾隆2年(西元1737年),廟宇的設立說明早年即有客家人士來此開墾。鹿港三山國王供奉廣東揭陽縣巾山、明山及獨山三座山的神明,為潮州客家人士興建的廟宇。原廟位於今中山路與民權街口,座東北朝西南,其後方為鹿港的三山國王廟義塚。 鹿港是泉州人群的社群結構,由於客家潮州人的式微,三山國王廟遂成泉州人管理的廟宇,清嘉慶4年(西元1799年)曾將三山國王廟改名為「三仙國王廟」,正殿前方有一隻石製香爐,其上有落款「嘉慶四年梅月置,三仙國王弟子王合成叩謝」等字樣,說明了潮州客家人在鹿港勢力的消長。    三山國王廟曾於清道光24年(西元1844年)重修,大正15年(西元1926年)日人將三山國王廟拆遷至今日現址(中山路276號),廟後三山國王塚(今彰客附近)亦清塚開闢為道路。昭和8年(西元1933年)鹿港實施市區改正,將不見天街拆除,三山國王廟亦於此時修建廟宇。    民國74年(1985)指定三山國王廟為第三級古蹟,民國76年(西元1987年)信士將位於正殿的神龕拆除,擴建廟宇,新建一座正殿,民國82年(西元1993年)由地方人士組織管理委員會。民國92年(西元2003年)再增建後殿,供奉三山國王夫人。
鹿港三山國王廟探索

古蹟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鹿港三山國王廟基本資訊

古蹟名稱鹿港三山國王廟
古蹟編號19851127000025
古蹟級別縣(市)定古蹟
古蹟類型寺廟
古蹟登錄理由鹿港三山國王廟的存在,以及廟內乾隆55年(西元1790年)所立的〈示禁碑記〉的石牌,卻是證明潮州移民曾在彰化地區從事墾拓、創業、祭祀的遺跡,而〈示禁碑記〉的碑文內容更突顯了當年粵籍百姓回籍時遭受不肖胥吏索錢剝削的艱辛心酸的一面。
古蹟登錄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
古蹟縣市彰化縣
古蹟地址彰化縣鹿港鎮順興里中山路276號
經度120.43370246842
緯度24.056488178784
所屬主管機關彰化縣政府
相關網站彰化縣政府旅遊資訊網-鹿港三山國王廟

鹿港三山國王廟地圖資訊

鹿港三山國王廟建築與使用情況

  • 建築特徵:鹿港三山國王廟原為「單開間一進」式的建築格局,近年增建為「三進二院」之形式,但鹿港三山國王廟帶有較多的粵東風格,與常見的格局有明顯差別。其建物可分為前殿、中庭、拜殿加正殿,牌樓面為整個廟宇的門面,是裝飾最華麗的地方。中庭為過渡戶外空間,為庭院兼採光,正殿則為主要祭祀空間,拜殿作為正殿祭祀空間的延伸,而在地坪上可視山門、拜殿、正殿依序漸高,而中庭比山門低又較外埕高、並較為深遠,空間層次上可見其虛實交錯,故中庭可呈現亮暗的效果、空間視覺效果更加深遠。 日昭和9年(西元1934年)拆遷後,屬於原廟宇建築的部分僅剩目前指定為古蹟範圍的前殿到正殿。由於曾被拆除異地重建,加上現址夾在街屋建築之間,能呈現的建築風格有限,裝飾和細部工藝為觀賞的重點。三川殿的屋頂為少見的雙層屋瓦,屋頂開有天窗,屋椼採剔地突雕的木雕,展現出樸實典雅的風格。牌樓面門板兩旁有精緻的雕刻,頂板為富有吉祥之意的花鳥圖,身堵分別為「九世同居」的精緻雕刻,取其重禮重義、忍讓齊家,家道和睦仁善不分家的意涵,另一側為「汾陽府拜壽」題材,描繪唐朝功蓋一時、富貴壽考俱全的郭子儀大將。最底層裙板則以「博古圖」為飾(博古為「博古通今」或「通曉古事古物」之意,將博古畫在器物之上的裝飾藝術為博古圖)。
  • 室內裝修:
  • 使用情形:三山國王廟經過修復後,現已經恢復祭祀之用。
  • 使用現況:民國74年(西元1985年)編列為古蹟,並於民國92年(西元2003年)完成增建後殿,用以供俸三山國王夫人,其建物狀態保存良好,以供民眾參拜。
  • 重點維護事項:1.建議管理單位定期及風災後巡視,若有出現損壞情況應立即通報主管機關。 2.目前鹿港三山國王廟壁體損壞情況較多,建議委請專業廠商進行安全評估。 3.三山國王廟多為木構件,需多加注意受潮及蟲蟻危害。

鹿港三山國王廟相關分享

[1]bmbsb S關於鹿港三山國王廟的評價:

三山國王廟,或許不如媽祖廟、觀音寺興旺,不過神祇大小不是關注重點,能真誠崇拜與敬畏才是價值核心,有崇拜等於有效法典範,有敬畏才能夠注意言行。只要誠心誠意,走進一觀,神聖氣氛一樣感人。忘了一點,有三山國王,也有三媽夫人,有陰有陽,雖難免主內外之分,至少沒有忽視女性的付出與力量。

[2]曹小杰關於鹿港三山國王廟的評價:

從臺南專程前來鹿港參拜三山國王,百來年古廟佇立在老街上,守護者過往鄉親旅者,廟宇細長小巧,內殿悠悠古香。廟旁有收費停車場。

[3]游文龍關於鹿港三山國王廟的評價:

三山國王廟為客家人的精神保護神,乾隆二年創建此廟,以海東霖田匾為證,祭祀三山國王,陪祀三媽夫人,昭和四年因市區改正,遷移至現址。廟裡的乾隆五十五年奉憲示禁牌,官府明文禁止海關對欲返回原鄉的客家人刁難索取紅包。顯示清朝鹿港以泉州籍為主要移民,少數客家人處境艱難。

[4]張忠邦關於鹿港三山國王廟的評價:

有客籍人士居住的地方必有的三山國王廟,是在乾隆年間設立的,不過在鹿港這處以泉州人士居多的地方,客籍人士算是少數。

[5]石榮泰關於鹿港三山國王廟的評價:

二三佰年老廟!鹿港真是處處是古蹟!一府二鹿三~真是名不虛傳!

[6]平和double yao關於鹿港三山國王廟的評價:

廟宇較小,不容易找到,幾乎無遊客,屬客家族群信仰廟宇。

[7]趙San關於鹿港三山國王廟的評價:

鹿港三山國王廟 乾隆匾額驗霖肇、 禁碑敘故先民艱、 仕紳敬義捐築修、 古廟族聚香火綻。

[8]環態藝術-阿嘎叔叔關於鹿港三山國王廟的評價:

鹿港三山國王廟因為廟中有落款於乾隆二年(1737年)八月的「海東霖田」匾,故通常將創建年代定於乾隆二年(1737年)。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鹿仔港巡檢王坦,曾與當地仕紳捐款社治義塚「敬義園」,分別位在鹿港街後街尾與三山國王廟廟後。 而後依據廟中有道光廿四年(1844年)所立的花崗岩柱,可推測三山國王廟在這一年左右可能進行過整修,而從乾隆二年到道光廿四年之間,依照古建築之壽命推測可能還有二到三次的重修。 光緒九年(1883年)十一月,商人莊出海跟住在員林與東勢角的客家人募捐,重建三山國王廟。 日治時期的大正年間(1910年代),根據《寺廟臺帳》一書,三山國王廟為三進式建築,但當時香火已經衰弱,祭祀圈只有八戶潮州人。 昭和四年(1929年),由於市區改正的關係,位在計畫道路上的三山國王廟被迫拆遷,於今址運用舊有建材重建。 昭和九年(1934年)進行道路拓寬(約7m改成15m寬),使得重建沒幾年的三山國王廟得拆毀三川門與拜殿,只留下正殿。 二次大戰後,民國五十八年(1969年)整修,並在正立面增設牌樓,三連圓弧狀的造型象徵三座祖山(巾山、明山、獨山。 後來在民國七十六年(1987年)在鹿港鎮民楊張筍、許黃罔招倡捐下整修擴建,該年10月完工後舉行重修安座儀式。 民國八十三年(1994年)再次整修,並將三連圓弧狀的牌樓拆除重建,該年4月完工後,於8月創轎班會已備將來抬轎遶境之需。

[9]Kevin Pan關於鹿港三山國王廟的評價:

離鹿港天后宮不遠處 很有歷史文化的地方

[10]梵響樂團關於鹿港三山國王廟的評價:

很讚很特別的好地方 梵響婚禮樂團預約專線 零九一一零八九一三五 立即預約免費幫您企劃

鹿港三山國王廟相關圖片

鹿港三山國王廟介紹鹿港三山國王廟介紹鹿港三山國王廟介紹鹿港三山國王廟介紹鹿港三山國王廟介紹

鹿港三山國王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