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金門舘|探索寺廟類型古蹟的深遠歷史

鹿港金門舘古蹟歷史

臺灣有三座金門舘,分別位於艋舺(萬華)、臺南安平及鹿港。金門舘主祀蘇府王爺,為金門人士及福建水師所祭祀的神祇。    清嘉慶年間,信士供奉蘇府王爺神祇自臺灣府城經鹿港,將神像留在此地供奉。嘉慶10年(西元1805年)鹿港士紳許樂三命其子薄賣房舍,改建成金門舘,做為蘇府王爺的廟宇。金門舘原名「浯江舘」,許樂三並敬獻「浯江舘」匾,今懸掛於正殿。    清道光11年(西元1831年)金門舘因年久失修,由鹿港遊擊溫兆鳳發起重修,同年鹿港左營遊擊劉光彩抵達鹿港任職,再倡議重修,並得到士紳的捐資,此次重修共募得1800餘元。金門舘自道光12年(西元1832年)2月動工,道光14(西元1834年)年4月完成修復。    金門舘除了具有「同鄉會舘」的功能外,亦是水師班兵的「水師會舘」。道光14年(西元1834年)的重修,並聘請金門籍「開臺進士」鄭用鍚擔任總理,參與金門舘的重修,工程完成之際,鐫刻「重修浯江舘碑記」,而倡議重修的左營遊擊劉光彩,則敬獻「過化存神」匾,目前懸掛於正殿。    清道光28年(西元1848年)彰化地震,金門舘廟宇受損,清咸豐5年(西元1855)進行重修。此次的重修,得到水師軍隊參與捐資,重修完成後,鐫刻石碑於拜殿牆面,是廟方的重要文獻。    日治時期,金門舘曾於明治41年(西元1908年)局部重修。光復後,於民國64年由管理人卓神保發起重修正殿與三川殿。民國83年(西元1994年)6月由政府進行古蹟修復,並保留三川殿龍虎堵等舊有彩繪,其餘彩繪則由臺南陳壽彝、潘岳雄及和美陳穎派匠師施做,完成金門舘的廟宇彩繪。民國88年(西元1999年)金門舘舉行安座慶典,民國89年(西元2000年)10月25日經指定為縣定古蹟。
鹿港金門舘探索

古蹟評定基準

  1. 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鹿港金門舘基本資訊

古蹟名稱鹿港金門舘
古蹟編號20001025000002
古蹟級別縣(市)定古蹟
古蹟類型寺廟
古蹟登錄理由鹿港金門舘建於乾隆52年(西元1787年),在鹿港早期移民社會中具有一定的社會功能,與地方發展息息相關,鹿港金門舘兼具「廟宇」、「同鄉會」、「清朝水師游擊隊」三種功能之建物,有其歷史保存價值。
古蹟登錄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27條
古蹟縣市彰化縣
古蹟地址彰化縣鹿港鎮金門街54號
經度120.43543484491
緯度24.050017211703
所屬主管機關彰化縣政府
相關網站彰化縣政府旅遊資訊網-鹿港金門館

鹿港金門舘地圖資訊

鹿港金門舘建築與使用情況

  • 建築特徵:金門舘外觀為典型的閩南風格建築,尤其以泉州風格為主。廟宇外觀典雅,裝飾較為簡單,以藍色為廟宇的主要色彩。建築格局為二進一院,左右兩旁設有廂房。第一進為三川殿,第二進為正殿。    三川殿為三開間的建築,正面為格扇,格扇上段的「花心」採線條簡單的直櫺,下段的「裙版」則以螭虎圍爐為裝飾。屋頂上沒有繁複的剪黏,僅在中脊上方飾以剪黏「雙龍搶珠」,顯得特別顯眼。三川殿的龍虎堵以彩繪方式呈現,白色的牆底,繪上黑色的線稿,對比搶眼,這種作法在臺灣的寺廟相當少見,兩旁木牆也是以彩繪方式繪成龍虎相對,龍虎的姿態生動有力,展現出神獸護廟的氣勢,是金門館先前重修所保存下來的古老彩繪。現今的門神為潘岳雄所繪,色彩鮮艷,門神神情莊嚴有英氣。
  • 室內裝修:
  • 使用情形:民國111年(西元2022年)始修復工程,尚不開放。
  • 使用現況:民國89年(西元2000年)編列為縣定古蹟,於民國88年(西元1999年)完成修復工程,其建物至今有些許結構毀損,尚在修復工程中。
  • 重點維護事項:1.建議管理單位定期及風災後巡視,若有出現損壞情況應立即通報主管機關。 2.因有白蟻蛀蝕而加固結構支撑,若有發現損壞擴大應立即通報主管機關。

鹿港金門舘相關分享

[1]Edward關於鹿港金門舘的評價:

還在維修,可仍以先到對面拜拜

[2]阿賢(Xian)關於鹿港金門舘的評價:

金門館在鹿港龍山寺後方,來逛看龍山寺之後可順便來看看金門館,金門館在鹿港也算是有相當的歷史意義,只不過館的規模不大,但因為遊客少所以可以仔細看看!

[3]Kuan-Te Lee關於鹿港金門舘的評價:

金門館的彩繪相當有看頭,並且是在鹿港出現台南府城陳家的作品,相當特別,其中又以門旁的龍虎最為生動!

[4]趙San關於鹿港金門舘的評價:

鹿港金門館(浯江館) 十二勝之「浯江煙雨」 乾隆鎮台逐鹿居、 許紳薄賣建浯江、 碑記敘修兵捐興、 祀奉聚館望思鄉。

[5]林彥廷關於鹿港金門舘的評價:

目前廟內部進行整修 沒有開放 神明位在對面搭建的屋子之中

[6]Josh tsai關於鹿港金門舘的評價:

廟宇古色古香 蘇府王爺神威顯赫 蘇邱梁秦蔡五府千歲

[7]JJ Tsai關於鹿港金門舘的評價:

金門來台 蘇大王神威顯赫 蘇邱粱秦蔡 五府千歲

[8]Valentine Wu關於鹿港金門舘的評價:

⭕️雖然來到鹿港很多次,這是第一次踏進「金門館」,超過230年的老宅,可見當年金門商賈的風華,這裏也發展成金門人同鄉會的聚集地,雖然事過境遷,早已人事已非,但卻保留住歷史,讓後人憑弔昔日歷史。 金門館原為鹿港士紳許樂三(生卒年不詳)之住宅,建築體應於乾隆52年(公元1787年)前即存在,於嘉慶10年(公元1805年)改建住宅以奉祀蘇府王爺。 此系統以金門新頭伍德宮作為祖廟,主神為輔助唐朝牧馬侯陳淵開墾金門的參謀蘇永盛將軍,常與其結義兄弟邱王爺、梁王爺、秦王爺、蔡王爺一同奉祀,其信仰隨著金門軍民的遷移拓展至中國、台灣、及東南亞各地。 同樣奉祀蘇府王爺的「鹿港奉天宮蘇府大二三王爺」則為祖廟,與金門館不同分靈系統。

[9]妙音(Toyota)關於鹿港金門舘的評價:

鹿港金門館位於臺灣彰化縣鹿港鎮,是清代的班兵伙館,同時供奉分香自金門東門內校場觀德堂的蘇府王爺,於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10月25日公告為古蹟。該建築原為許樂三的宅邸,後來此宅在清嘉慶十年(1805年)時薄賣改為浯江館,後來最晚在清末時改稱金門館。 而金門館所在的地區,原是水師汛與理番同知署等官兵居住區,所形成的街廓型聚落與附近並未有血緣淵源,類似後來的眷村。而除了在鹿港有金門館外,在艋舺(今臺北市萬華區)與安平(臺南市安平區)亦設有金門館。 鹿港金門館在清末之前原稱「浯江館」,本為仕紳許樂三的宅邸,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前已存在。在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福康安率大軍自鹿港登陸處理林爽文事件以及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安平水師左營遊擊一員移駐鹿港後,鹿港增加了不少來自金門的兵丁,遂有建館並奉祀其神祇蘇王爺之需要。嘉慶十年(1805年)許樂三遺命其子將住居薄賣改為浯江館,但並非只有金門人士可在此休憩,〈重建浯江館碑記〉便提到說「故凡官兵斯鎮及弁丁輿夫、彼都人士,無不憩息其間」。 道光十一年(1831年)時,鹿港遊擊溫兆鳳倡議重建,但未動工便陞任艋舺營參將,後來繼任的劉光彩繼續倡議,該工程由鄭用錫擔任總理,於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動工,道光十四年(1834年)四月落成,耗資2600銀元。此次重建工程有劉光彩的〈重建浯江館碑記〉為記錄,且附有捐題碑。由碑文之記載可以發現,當時捐款贊助的將兵全是水師,而且範圍遍及今天的臺南、澎湖、鹿港、萬華(艋舺)、淡水(滬尾),而且絕大部分並非金門人,故學者卓克華認為金門館雖冠以「浯江」或「金門」二字,但其實不只是金門會館而是水師會館或水師伙館。此外卓克華指出,此次金門館的重建,表面上是因為棟宇摧殘,但其實另一個目的是為了解決班兵運配的問題,使金門館可以作為班兵在等候船隻時短期居留的場所[2]:25。而這次的重建,大致奠定今日的廟貌。 日治時期,根據大正年間的《寺廟臺帳》,金門館曾在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於管理人郭文獻倡修下募集400餘金進行重修。此外《寺廟臺帳》提到金門館過去因治病靈驗而有眾多信徒,且金門移民信仰深厚,但由於後來當地移出者多,靈顯事蹟少,導致信徒日益減少。 二次大戰結束初期,金門館的信徒侷限在龍山寺附近的30多戶人家,香火不盛。民國六十一年(1972年)一度重修,且有當時的金門縣長郝成璞贈「宏揚先緒」匾,卓克華據此推測此時金門館可能已經和金門祖廟有所往來。三年後(1975年)管理人卓神保發起重修,修復正殿、廟房、前殿等處。民國八十三年(1994年)6月再次重修並在民國八十八年(1999年)9月1日舉行安座大典,期間金門館組成奠安香火隊回到祖廟金門新頭伍德宮祭拜。 金門館為兩進三開間的建築,坐北朝南,與鹿港其他寺廟朝向河口的布局不同。此外金門館與一般寺廟不同,在三川殿與正殿兩側皆設有房室,供班兵移防候船暫居。

[10]ho ho關於鹿港金門舘的評價:

台灣有三座金門館,分別位於艋舺(萬華)、台南安平及鹿港。金門館主祀蘇府王爺,為金門人士及福建水師所祭祀的神祇。 清嘉慶年間,信士供奉蘇府王爺神祇自台灣府城經鹿港,將神像留在此地供奉。嘉慶10年(1805)鹿港士紳許樂三命其子薄賣房舍,改建成金門館,做為蘇府王爺的廟宇。金門館原名「浯江館」,許樂三並敬獻「浯江館」匾,今懸掛於正殿。 清道光11年(1831)金門館因年久失修,由鹿港遊擊溫兆鳳發起重修,同年鹿港左營遊擊劉光彩抵達鹿港任職,再倡議重修,並得到士紳的捐資,此次重修共募得1800餘元。金門館自道光12年(1832)2月動工,道光14(1834)年4月完成修復。 金門館除了具有「同鄉會館」的功能外,亦是水師班兵的「水師會館」。道光14年(1834)的重修,並聘請金門籍「開台進士」鄭用鍚擔任總理,參與金門館的重修,工程完成之際,鐫刻「重修浯江館碑記」,而倡議重修的左營遊擊劉光彩,則敬獻「過化存神」匾,目前懸掛於正殿。 清道光28年(1848)彰化地震,金門館廟宇受損,清咸豐5年(1855)進行重修。此次的重修,得到水師軍隊參與捐資,重修完成後,鐫刻石碑於拜殿牆面,是廟方的重要文獻。 日治時期,金門館曾於明治41年(1908)局部重修。光復後,於民國64年由管理人卓神保發起重修正殿與三川殿。民國83年6月由政府進行古蹟修復,並保留三川殿龍虎堵等舊有彩繪,其餘彩繪則由台南陳壽彝、潘岳雄及和美陳穎派匠師施做,完成金門館的廟宇彩繪。民國88年金門館舉行安座慶典,民國89年10月25日經指定為縣定古蹟。

鹿港金門舘相關圖片

鹿港金門舘介紹鹿港金門舘介紹鹿港金門舘介紹鹿港金門舘介紹鹿港金門舘介紹

鹿港金門舘探索